2)第471章 造反只为诛九族(1)_快穿之非常生物见闻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感,能不露面就不露面。

  原身都为此迫不得已低调下来。

  毕竟永盛帝这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与她关系并不怎么样,甚至彼此都没见过几次面,原身出生时,永盛帝就已经出宫建府了,另外原身两个一个被废,一个被囚禁起来的同父同母哥哥,早年也跟永盛帝关系很不好,他们虽然是被文治帝废了和囚禁起来的,但永盛帝登基后也没替他们平反,此时依旧被废被囚禁,这种情况下原身自然也只能低调。

  但永安侯府内却生出了不满。

  比如原身那个婆婆和她那个丈夫私下就有嘀咕,为什么当年尚的不是平阳公主,作为如今永盛帝同父同母妹妹的平阳公主,不但得封长公主,连原本只是伯爵的驸马家,都风生水起,不但升了侯爵,还位居高位,真真门庭若市。

  不像他们家都没什么人愿意往来。

  可他们也不想想,当年秦王刚造反之际,平阳公主和她那个驸马就被立刻囚禁看守了起来,差点被杀,中间不知多少人周旋,这才勉强保住了条小命。

  并在昭狱里一呆就是三年。

  永盛帝出于愧疚,补偿点怎么了?

  从那一刻开始,原身与她丈夫和婆婆之间就产生了难以愈合的裂痕,只是表面功夫依旧得做,依旧维持着和平。

  永盛三年起,永盛帝的几个儿子间也开始夺嫡之争,永安侯府不甘心自家只剩一个爵位,其他啥权势都没有,故也有加入其中,站位战功最大三皇子。

  他们觉得这波站位妥妥的,毕竟永盛帝是靠武力夺取的侄子皇位,三皇子在这个过程中战功最大,这不就跟当年在某门搞政变的太宗皇帝差不多嘛,而且大皇子身体又一直不怎么好,不定哪天就跟先太子一样,先于永盛帝去世。

  有过乾坤帝将皇位传给皇孙,然后丢了皇位的前车之鉴在,想来永盛帝应该也不会将皇位传给大皇子的嫡长子。

  这么一来三皇子夺嫡成功的概率。

  不要太高!

  而跟他们抱有同样想法的勋贵官员很多,所以后来实际来讲,其实也就是守礼派的官员勋贵支持大皇子,与其他官员勋贵们所支持的三皇子,在夺嫡!

  但结果吧,三皇子败了。

  因为官员勋贵的心思并不等同于皇帝的心思,永盛帝很清楚他父亲乾坤帝当年没有从他们几个皇子当中选择一个继承皇位,而是直接将皇位传给孙子。

  主要就是在于,武皇帝之后。

  需要一个文皇帝休养生息。

  而当时他们几个有能力的皇子,显然没有一个在文治上有点能耐,继位后大概率还是维持武皇帝的作风,但是普通百姓们,承受不了两代武皇帝征战。

  此时永盛帝也是抱着同样的想法。

  在永盛十二年,立多年一直以仁德闻名,起兵期间,将军队后勤管理的很好的大皇子为太子,三皇子则是被封为汉王,但是并没有将其赶往封地就藩。

  而是依旧让他留在了帝都。

  甚至于还让他执掌禁军。

  这无疑让三皇子觉得自己并没有彻底失败,也让先前站位三皇子的那些官员勋贵们觉得还有机会,毕竟大皇子只是被封为太子,又没有继承皇位,历史上废太子不要太多,而且大皇子的身体一直不好,谁知道他这太子能当多久?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