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济水_犁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淄成了有数的名都大会。

  后来秦汉一统,这关东的水陆海货也靠着济水转输京师,供应那些皇亲贵勋,官吏学生,和他们的仆从隶妾享用,而且规模越来越大。

  前汉刚开始的时候,济水上不过几百艘漕船在跑。

  后来到孝武皇帝的时候,就已经一年要运四百万石的粟豆进京了。

  要知道,这么多的粮食能让百万人吃四个月,而京城领俸禄、吃漕米的,加一起也就二十万不到。剩余的都囤在仓中,被硕鼠所食。

  而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连一口麦饭都吃不上。

  不说这些,小民艰生,自古不都如此吗。

  总之,自孝武以后,每年都要转运这个数到京,再加上每年转运口钱的,布帛的,这济水上的船是越来越多了。

  就张冲现在看到的漕船,就已经有五十多艘。其中一半是乐安郡的,剩下的都是他们济南国的。

  乐安郡是他们东边的郡国,离敖仓更远,所以更早出发。

  他们那二十艘组成了一个船队,也是标准的十六桨帆船。他们从临济出发,载着粟豆,漆麻、鱼盐和去年整个乐安郡的口钱,一路逆着济水摇橹而来。

  济南国的漕船也一样,运的都差不多。只不过他们历城有铁官,产生铁,所以运的铁就多些。

  张冲他们这条船,就专运稻米,二百石的稻米用稻草绑成了两百个担子,码得整整齐齐地放在仓里。

  那些榜夫们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粮食,有几个睡觉都在那傻笑。

  因为梦里啥都有!

  这会,同船的孙逊也在仆隶的搀扶下,上了甲板。

  他在下面有个独立的舱室,上了船后,就和他那年轻的仆隶呆在里面不出来。

  酱菜麦饭和水酒,都是张冲给他送过去的。

  真玩得花。

  他上来后,先和张丙男打了个招呼。然后就走到张冲跟前,拍了拍自己的腰,感慨:

  “果然是老了,不比以前,今个上船后就一直不得力,看来下次漕役,就让老张来带。”

  老张,是他亭的求盗,他那个张不是大桑里张,但一笔写不出两个张,也算张冲的叔公。

  张冲有眼色的递来一个马扎子,边扶着孙亭长坐下,边开玩笑:

  “亭长,恁这是老当益壮呀,忠成侯,决胜南土壮志心;亭长,千里转输补供给,也不输忠成侯呀。再说,漕运这么重要的事,还是得亭长恁来,俺叔公怕是差了些。”

  忠成侯者,伏波将军马援也。

  张冲一袭话说得孙逊的山羊胡子一颤一颤。真没发现狗子家这个小二,说话这么伶俐乖觉,是个好苗子。

  他摆了摆手,半是炫耀半是提点地对张冲说:

  “石崽子伶俐,叔今个就教一教恁点人事。

  何谓人事?就是除了国事就是人事。

  咱们千里转输累不累,苦不苦,但它有人事。

  俺不抱着孙子,离开老妻,车舟劳顿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