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二章:印绶_犁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就可以浮海而趋胶莱,可从三面夹击青州的曹操。这就是高屋建瓴。”

  而当时作为赞画的荀攸也赞同征辽。

  他说袁绍和曹操皆为雄主,有虎吞天下之志。一旦我军的威胁不在,彼辈必然会以这个时间来吞并各方。如袁绍要先解决内患,曹操又会南顾徐州。

  正是一众军内智者的赞同,也使得那些外军军校们逐渐了解了征辽之战的深层含义。

  但当沮授在行军中突然再一次提及了后勤粮秣事后,张冲虽然以沟渠事笑着接过了,但他实际上还是明白沮授最担忧的是出塞后的道路情况。

  对于这些,张冲也有自己的计划。

  此前张冲在太极殿和诸门下所讲的征辽方案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从卢龙塞出塞向北,直趋辽西柳城,或迫降或歼灭盘踞于此的乌桓部落集团。

  而第二个阶段,就是以此乌桓之牛羊马为补给,直接向东,也就是从北面绕过辽泽进攻玄菟郡,尔后一路南下进攻辽东。

  这一方略是张冲结合历史上曹操北征乌桓和唐太宗东伐辽东的交通线。

  在河北通往辽西的道路中,主要有三条交通线。

  分别是从卢龙到平冈道,白狼水到渝水的山谷道,以及沿着辽西走廊走的傍海道。

  而其中尤以傍海道为最通衢最便利,因而此道又是辽地与河北地区的主要交通线。

  但此道却常常受到季节性水害影响,难以通行。

  而恰恰不好的就是,如今泰山军发兵的正是秋八月,正是海水涨潮的时候,此刻傍海道已然为海水吞侵,再不能通行。

  所以张冲才决定走卢龙到平冈的道路。

  而走了这条道直接到达柳城后,就可以直接沿着白狼水谷道穿行松岭直接进入到辽西地界。

  在这条道路上,最重要的地缘阻碍是一个叫辽泽的巨大沼泽区。

  这片东西有二百里,深有三余丈的水泽,一直是辽东地区势力在西面最重要的防护,辽东、玄菟这些郡里面的城邑几乎都是围绕这片辽泽来建造的。

  所以张冲选择从柳城出发,走白狼水谷地进入辽西,也是为了方便绕过这片水泽,好可以直接从北面进攻公孙度。

  本来张冲是打算直接在辽泽上架桥的,但可惜,辽泽的具体情况,张冲并没有见过,也并不知道这片着名上水泽到底险恶到什么程度,所以才放弃了这一方案。

  所以如果要想从卢龙到平岗、平岗到柳城、柳城走榆水谷地进入辽西,那柳城这个地方就无论如何都绕不开。

  而现在掌控柳城,同时也掌握这两条道路的正是盘踞于此的乌桓人。

  泰山军对于乌桓人早就不陌生了,最早在濮阳之战中,当时隶属于黎阳营的一支二百人左右的乌桓人临阵投降泰山军后,之后又有数股在汉军中服役的乌桓人被俘投降进入泰山军。

  也正是有这些汉化颇深的乌桓人的加入,张冲等人才对乌桓人有更深的了解。

  和很多草原民族一样,乌桓人之所以为乌桓人,不是因为他们有着什么同样的血统,而只是一群被排斥在匈奴人之外的杂胡奴隶而已。

  在匈奴人全盛时期,这些生活在东部的乌桓人每年都要给匈奴人输献牛、马、羊,一旦过了时间不给,人家匈奴人就要他们的妻子来抵账。

  所以一旦匈奴人和汉人开始全面作战后,这些被压迫的乌桓人自然南下寻求了汉人的支持和保护。

  而这些乌桓人南下后,就迁徙到了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的塞外作为城傍部落。

  汉人为他们提供安全和能过冬的场所,而乌桓人就需要为汉庭在塞外侦察匈奴动向。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