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一章:税赋_犁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下面有人插话:

  “还不是被泰山军收拾了,但我看啊,这种就长不了。我就没见过不吃腥的猫,也没见过不偷吃米的硕鼠。”

  那魏郡行商听到这话后,学着老家的宣教吏的样子,把手往下一挥,掷地有声道:

  “这话咱之前也问过,但后面咱乡里的宣教吏咋说的,人家说了,人收拾你一次,就能收拾你两次。谁敢偷,咱泰山军的刀子就敢砍人!就看你是偷得快还是咱们砍得快!”

  这话说的下面一众人大声叫好。

  他们这些人不怕日子过,就怕日子没盼头。而现在啊,这日子是越来越好了。

  但这个时候却有不和谐的声音冒出来了。却是再也无法容忍这些行商“愚蠢”的观念,刘德然直接站起来就嘲讽道:

  “尔等为牛马,却觉得吃尔等牛马的人会怜惜你们!真是愚不可及。过去你们有地方宗族和乡贤撑腰,即便遇到颟顸税吏了,也能团结在一起抗税!但现在呢?你们被分成一户一户,人家泰山军现在抽你十之税一,但后面发现不够用了,人家要加税,你们能怎么办?再往后面说,即便上面不加税,但小吏要想欺诈蒙蔽、敲诈勒索、中饱私囊,尔等能如何?还不是再祈求乡贤们再回来?”

  看到一众人被他说的哑口无言,刘德然自觉地赢了话头,随后就用一种痛心疾首的表情道:

  “但乡贤们还能回来吗?回不来了!你们选的嘛,大智者!”

  但刘德然很快就被那魏郡行商给回骂了过去。

  他先是上下打量了一下刘德然的衣着,见其一副士子打扮,然后了然道:

  “你个大头巾,你懂个啥!你这种人念念经也就算了,你懂咱们农人?还一副为咱们好的样子。你知道咱们魏郡地方上是怎么收粮税吗?”

  也存了卖弄的意思,这行商转头就对众人道:

  “那大头巾说的这些,人家泰山军的人不知道?所以人家一开始就绝了基层小吏上下其手的机会。人家泰山军一旦上面下来了收税的任务,就会有人下来到乡社里帮忙征收。有人称米,有人造册,还有人专门缴粮入仓。最后还要从下到上层层交令。”

  “就拿咱那社来说吧。人家乡里的人到了社吏后,就会招全社大伙一起到场子上开会,讲为啥要收这个税,就是用来建水利,供军队的。有了水利有了军队,咱们才能越过越好,不会再被盗贼劫掠。所以这个米咱们该不该交?”

  众人齐呼:

  “该交!”

  有众人鼓气,那魏郡行商再次支棱起来,直接指着刘德然:

  “这些米交上去最后还是用在咱们头上,这米有啥不能交的?要是和汉室那样,给那些贪官污吏们吃得脑满肥肠,我一粒米都不交。但人家泰山军就不给这些人机会!你知道人家怎么收米的?”

  这时候刘德然也好奇了,他默默在听。

  “咱们那个社都是直接分配到户,就是一户出多少米算得清清楚楚,人家量好米后,直接就入粮库。这里面,社吏们压根就没机会参与。都沾不到边,那些小吏怎么贪?”

  见刘德然又要说话,那人直接打断:

  “就知道你这个大头巾不服气,你是不是要说,米入了库怎么就不能贪了?但这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咱们交了定额就行了,人泰山军甚至连路上的耗羡都给咱们省掉了。就问这样你服不服?你汉室在的时候,能做到这个?”

  刘德然一时气急,说不出话了,然后众行商们就笑得更畅快了。

  但这个时候,一直不说话的郑益突然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人呐,千百年都一样,别把泰山军想得太厉害了。说啥就是啥的话,汉室会到这个地步?”

  这下子众行商不服气了,正要与这人再辩。

  却在这时,一股烟尘从后方升起,众人再没心思辩了,忙收拾东西就避过大道。

  很快,一支步伐严整的军旅就从西面开了过来。

  只看旗帜上写着“甘陵”二字,就知道这是一支泰山军的地方镇兵。

  谁也不知道这支镇兵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