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4章 572曹丕:我来当次工作狂(求订阅月_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翻开各类账册,曹丕只觉得眼前发黑。

  以曹操要求的,是要用最快的速度在北地推广计口授田制。

  而所谓最快的速度,便是暴力推行,换个说法,就是明抢。

  以国家政策的名义,让世家大族交出隐藏的田产、佃农以及政策外多出的那一部分。

  按照南方各郡的计口授田制,也就是楚安那头最先提出的计口授田制,成男有十亩永业田,可传子孙,有二十亩官授田,死了要还给朝廷,七十亩为口分田,用来种植果树或者桑树。

  老人、妇人或身有残疾者,每人四十亩,其中都是十亩为永业田,二十亩官授田,余者为口分田。

  这其中,当户者又增三十亩,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官授田,为的是能以户主身份多给些田,好养活一家老小。

  例如说,有一三十岁男子,未曾娶妻,也未曾有子,却是一户户主,则可分得一百三十亩地,二十亩永业田,四十亩官授田,七十亩口分田。

  但这许多田地,一个人是种不过来的,且需承担的赋税与徭役,也是一人无法应对的。

  是以,在分田之初,就必须以强硬手段,与此人配一名女子,令其繁衍子孙后代,要知道,世家之中,从不缺娇妻美婢。

  想到这里,身为世家子一员的曹丕,呼出了一口气,世家之祸,当真是引得王朝动荡的最大原因啊。

  世家占田、占人,以非常规手段隐田、隐民,以至于朝廷税收一年不如一年,搞得灵帝不得不卖官鬻爵,却又直接的加剧了世家之祸。

  那位能提出此策的楚安君,当真是敢为人先,一招切中了时弊,并且还以巧妙的手段推行了下去。

  南方推行此策,与北方一比,是个人都会夸赞刘备仁德,这天下之心,便尽归了刘玄德。

  但幸好,他曹丕的父亲也非凡俗,手中紧紧握着大军,掌控着军粮与军饷,才能有现在的局势。

  当然,劣势也明显。

  兵甲以及军粮方面,都不如南军。

  好在,若是能完整推行计口授田制,兵源就不缺了。

  以这制度,各世家大族或富户豪族,几乎要把族内的田产与佃农私奴交个干净,到时候曹操这头多出来的士兵,绝对要超过二十万。

  而这,也成为了曹彰练新军的底气。

  他如今为曹府大公子,自该以大局为重,万不该与自己几个弟弟生了嫌隙啊。

  曹丕自我反思了一番,而后便继续看向账册。

  徐州境内,士族之中有不少人出仕,也有十数人有爵位在身。

  目前而言,也未因士族内有人出仕或有爵位便特殊对待。只不过,官职与爵位是仍有配套官田的,否则,出仕的这些个人当真是要反了。

  计口授田制的推广,毕竟还是在大汉的体制之下的,关于汉朝的这些个旧制度,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暂时都没有去动。

  他眼前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