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3章 211.鲁肃:我本来想低调的,但是孙_三国之我为丞相搞后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13章211.鲁肃:我本来想低调的,但是孙权不允许(求订阅月票)

  这一两年来,各式各样的商人来楚安都不是新鲜事儿了,是以,县兵在核对过凭证后,也就放行了。

  对普通人来说,路引凭证或许很难拿到,但是对鲁肃与孙权来说,不过翻手之间。

  “正旦方过,这楚安,竟有百姓在田间劳作了?”孙权看着远处的百姓劳作,觉得稀奇不已。

  “宿麦种植。”鲁肃摸着胡子,眼神中全是认真。

  “兄长的意思是,这些是从去岁种下的?”孙权眼瞅着那一点点的绿意,微微皱了眉。

  宿麦这个词,他自然也知道。大汉朝推广种植宿麦已经有好几百年的历史了,但也就北方以及中原地区更多些。

  江南这边,更习惯吃粟米与稻米。

  “若确实是宿麦,那的确是去年种下的。”鲁肃点头。

  随即便看着孙权朝着田边走去,对着一名老农施礼后,道,“敢问老丈,缘何此时便在田间劳作?”

  老农一见是个小伙子,口音也不像本地的,笑着,“外头来行商的?”

  “是。”孙权也笑着点头。

  “你们这些外头来的人呐,就是没见过冬麦夏稻嘛,这麦子,是去岁冬天的时候种下的,如今虽然天冷,但根系却能熬过去岁冬天,等来春暖。”老农笑着,“但田里的活计嘛,不能到了天气才做,现在稍稍疏松一下土地,待得天暖了,也轻省些。”

  孙权表示受教,回到鲁肃身边,“果真是宿麦。”

  “宿麦约在四月左右便能收割,只是,收割宿麦后,要将旱田转为水田,再种一季禾稻……”鲁肃摇头。

  他不是那种不知道如何种田的人。

  相反,他也是种田好手。族中那数千亩地,他也是从小看着长大的。

  粟米他种过,禾稻也种过……但冬麦夏稻,在大江这片区域,他暂时还未见过。

  “是啊,若想知晓其中之密,说不得,便需在此待上数月。”孙权叹气,他们这一次……是不可能待上好几个月的。

  只不过,手里的探子是可以留下。

  “无妨,先往县城去。”鲁肃摆摆手,“这楚安县,倒是防守严密,离着县城尚有十几里路,便已有县兵盘查了。”

  “这不是那小女君的封地吗?上次还被朱氏捣了乱,严密些,也是理所应当。”孙权笑笑,眼神却是沉了沉。

  朱氏那次的事儿,以及朱韶挑拨蛮人这事儿,他都是知晓的。

  因为,周瑜没有瞒着他。

  相反,周瑜和他说,他大兄既为朝廷封赏之吴侯,讨逆将军,负责战场上的冲杀,那么,他孙权就该负责保障好后勤与民生。

  楚纸之利,见者眼红,即便到了如今……那张知等人都能赚上不少钱。

  所以,他觉得周瑜说的没错。

  任何事情,只要有利于他们江东的发展,就都是好的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