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7章 青山建材厂_重回1980:请再爱我一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7章青山建材厂

  山前村,赵文牧新家。

  进入八月底,山前村提水站即将完工,赵学磊却突然找到了赵文牧。

  “小牧,二叔想跟你商量个事儿。”

  赵学磊不请自来,而且摆明了要留下来吃午饭,看样子是有什么正事儿要说。

  赵静跟他打过招呼后就钻进了厨房。

  给二人准备下酒菜。

  “二叔,啥事儿你就说呗。”

  现在天热,赵文牧干脆请他到后面的小院里坐下,这里原本就有一棵树,赵文牧建新房的时候,把这棵树给留了下来。

  还在树荫下放了几张凳子,有时候他跟赵静就在这里乘凉。

  “我想在村里建个厂子,这样大家也能多个收入,你有没有兴趣投资入股?”

  赵文牧一听是这事儿,顿时来了兴趣。

  当然,他是不可能入股的。

  这个年代,私人是不能投资建厂、开公司的。

  都要挂靠在集体名下。

  也就是用生产队的名义去建厂子,名义上都是集体所有制企业。

  但是这样做有一个很大的弊端,厂子到底算谁的?

  经营的不好,没啥利润也就罢了。

  一旦经营的很好,将来就会面临很多麻烦。要么拿不回自己的股权,多年辛苦经营给别人做了嫁衣。要么运作不当,拿回股权时就会面临侵吞国有资产的指控,为此锒铛入狱者比比皆是。

  大江大河的雷东宝侵吞转移资产的罪行幸亏没被查实,否则就不是坐几年牢那么简单了!

  在这个制度不健全的年代,有多少人是靠着侵吞国有资产发家暴富的。

  又有多少人一生辛苦,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可以这么说,改革开放初期的富豪们,哪个身上没有原罪?

  前世的赵文牧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没办法,不挂靠到村集体、国有企业名下,就根本开展不了业务。

  但这一世,他有千千万万种方法赚取钱财,根本不屑于考虑挂靠这种风险甚高的选择。

  但是,他虽然不参与,却对山前村建厂这件事情很在意。

  前世山前村就是凭借着1980、1981年两次包产到户,迅速改善了生活,有了最原始的资本。

  之后在1985年建立了自己的红砖厂。

  后来又有了建筑队、食品厂、玻璃钢厂、服装厂等各种厂子,可以说始终走在农村改革发展的时代前列,但这些厂子又始终没有做大做强。

  农民眼光的局限性以及前瞻性不足,天然的限制了其发展的上限。

  这一点,马克思说得很清楚了。

  “二叔,你打算建什么厂?”

  赵文牧饶有兴致地问道。

  “我打算弄一个红砖厂,这次建提水站才发现很多地方都在搞建设,红砖、水泥这些东西全都供不应求。”

  时代即将剧变,整个国家的面貌在接下来几十年里,可谓是日新月异,每一天都跟前一天不一样。

  靠的是什么?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