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百二十三章_德云大师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晚凌晨,于谦儿恢复理智,他也知道自己坏了规矩,立马拨通老郭的电话,无比真诚地道歉。

  他发誓以后演出前再不喝酒,老郭对老哥哥通情达理,醉酒一事当即翻篇。于谦儿肃然起敬。

  老郭在《过得刚好》一书中,反复使用了11次“尊重”这个词,来表达自己和于谦儿建立默契的窍门。

  “就是尊重,互相尊重,你尊重我,我也尊重你;你不尊重我,我也尊重你;你又不尊重我,我还尊重你;你还是不尊重我,我还是尊重你;你老是不尊重我,我弄死你。”

  老郭要“弄死”谁?

  谁不守规矩我弄死谁!

  但爷爷没有对于谦儿的针对性。毕竟他于谦儿每天就知道玩儿,罪不至死。

  或者按照老郭所设的容忍值计算,于谦儿还有四次撒野的机会。

  说完规矩就不得不提老郭的为人处事。

  活在弱者中间

  老郭从入行,似乎就在寻找两种人,一个是师父,一个是仇人。

  他先是拜师高庆海学习评书,后又拜师杨志刚学习相声。16岁的老郭就已经找到两个师父。

  31岁,他终于拜入大师门下,侯耀文让他在天子脚下有了立足的根基。

  “一路坎坷走来,所以他势必嫉恶如仇。”

  这句话是说老郭的。

  侯耀文与老郭的师徒之缘,只持续了三年,不过他的一句话,还是概括了徒弟的艺术人生前半生。

  2004年,于谦儿通过师父石富宽,向侯耀文引荐了老郭。师徒关系确立,老郭与主流相声界终于有了师承。侯耀文在2007年过世,老郭痛心疾首,在德云社的后台,立师父遗像,时常还在旁边摆上一大瓶可口可乐,据说喝可乐是侯耀文生前的一个喜好。

  不过当时有不少跳梁小丑。

  所以老郭也就开始记仇了。

  在老郭的的回忆里,当时相声界有人希望组织一次游行,建议有关方面封杀德云社,这一切是因为他们触动了某个利益集团。

  她曾经统计,85%的相声艺人在三十岁之前都在圈外,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入行。

  “他们表演个节目、录个晚会没有问题,但和卖票演出是两回事,需要真东西。”

  老郭带着传统相声的偏见,将晚会圈批得一无是处。“演出不要超过十二分钟本原本是这个圈子的共识,但我们的出现把这一切打破了。”

  在那段时间的声讨中,有三件事让他印象深刻。

  第一件事是从2005年开始,同行们每天都听老郭的相声,从中找出一些可能引起麻烦的话题,抄送有关部门。

  第二件事儿是2006年,BJ相声界部分同行,发起了一个静坐的安排,后来他们出了点矛盾,此事未成功;还有一件事就是众所周知的“反三俗”,“反三俗”没有错,低俗、庸俗、媚俗,该反,但关键是不该由一帮很三俗的人来“反三俗”。

  马季先生曾说:“我太爱相声这个行业了,但是我太讨厌这行人了。”老郭感同身受。

  老郭一直很尊重马季,有一次马季在老郭家里准备帮德云社题字,当他摊开纸,写到一半的时候,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相声同行的挑拨,说不要管老郭。马季就说:“我们不能这样,人家老郭是在做对相声好的事。”

  其实老郭骨子里一直到很纯粹。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