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0章 宣传大招!_我可不止是导演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方言剧,江培安觉得还得再打磨打磨。

  这个发展方向可以说是新安民间艺术团接下来的事业转折点。

  不光是演员、拍摄技术这些作为支撑,更多的则是齐跃飞这些人思想上的转变。

  完成这些并不是一蹴而就,还需要点时间。

  好在现在还是2002年,民间小调的还有发展的空间。

  方言剧可以徐徐图之,可以先尝试着拍一两部……

  晚上,江培安做东请大家吃饭,齐跃飞、王星星。

  还有民间小调的几位知名艺人,纷纷到场。

  比如最早被江培安忽悠过来的拍民间小调的男主角。

  李瘸子李守国,以及他的老搭档王红。

  还有王红的老公,原镇梆剧团的团长赵福生。

  赵福生经过这几年的锻炼,逐渐在往民间小调制片人的方向发展。

  余下的还有一些生面孔,这是江培安离开后,齐跃飞从其他剧团请过来的演员。

  一共三十多号人,在镇子上的饭店里开了三桌酒席。

  酒过三巡,江培安举起酒杯,看着李守国问道:

  “李叔,我婶子身体还好吧?”

  “好、好,她还好。”

  李守国平时很少喝酒,不过江培安敬的酒他肯定是要喝的。

  如果没有江培安,早几年前的那个冬天他老伴就病死了。

  这几年李守国因为民间小调而爆火,有时候还会被邀请出去商演。

  瘸了的那条腿,如今也成为他的个人标识,再也没有人敢看不起他。

  去年他们家搬出了以前住的简陋棚子,盖了座二层平房。

  生活上可谓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江培安。

  “培安,我敬你。”

  李守国头一仰,二两白酒直接下肚。

  “李叔,少喝点。”

  江培安关心道。

  李守国却是摆了摆手,他看着江培安道:

  “培安,谢谢!”

  说着,他眼眶有些红润道:

  “我们这些人啊,从小就开始学唱戏。

  走南闯北的苦没少吃,赚的也就是些辛苦钱。

  如果不是培安,我想我们大家此时还不知道在哪里讨生活……”

  在座的大多都是梆剧团的人,听到李守国有感而发的话,心里也颇为感慨。

  梆剧团的历史细数起来比京剧的历史还要悠久。

  但强如京剧不一样逐渐落寞,更别提地方戏种了。

  正如李守国说的那样,如果没有江培安搞出的民间小调,这些人大概都会外出打工。

  正值壮年的还好,但像一些年纪颇大,又类似于李守国这样的残疾人,恐怕打工都没有人要。

  于普通人而言,这些人唱了一辈子戏,到头来却是成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

  倒不是说农民不好,只是唱到老之后,却依旧难逃为生计发愁的命运。

  说起来倒也悲哀。

  “虽然出演这个民间小调,一开始的时候会有些风言风语。

  但风言风语比起能活下去,又算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