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1章 彻底成名_我可不止是导演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1章彻底成名

  纽约之行带来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巨大的。

  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纽约几乎成为世界消息的集散地。

  不仅如此,纽约还有一大批知名电影杂志。

  比如《电影评论》。

  这是是纽约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出版的电影双月刊杂志。

  在纽约甚至整个美国都非常具有权威性。

  刊中有评论家对影片的评分,有影片评论,影人的介绍和访谈以及各国电影节等内容。

  同时还有许多电影杂志和相关报道,纷纷对电影给予高度评价。

  “《电锯惊魂》剔除血腥的一面,它的叙事结构,以及视听语言都是大师级水准。

  在新世纪的开年,我很欣慰能看到这一么一部注定名垂经典的悬疑恐怖片。”

  “大多数具有悬疑元素的电影,基本都很喜欢在结局时来个反转。

  实际上,反转剧情、颠覆认知是悬疑片里常用的元素。

  《电锯惊魂》自然也不例外,但最特别的是,它不仅仅是结局反转。

  它几乎是整一部电影都在反转,它有着天才级别的冲击力和灵感。”

  “一个心理变态的变态杀人狂,两个被玩弄于股掌之间、为了活命而垂死挣扎的“猎物”,阴暗恐怖的地下房间,再加上巧妙的杀人工具。

  这些都是典型的美国恐怖电影不可或缺要素,同时也成就了这样一部非常血腥和野蛮的电影,它同时更让人感到恶心。

  不过如果一部恐怖电影让人产生这种感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电锯惊魂》告诉我们,它一直都是徘徊在道德的边缘临界点,这是电影最为出彩和让人感叹的地方。

  我很佩服这部影片的主创人员,导演兼编剧的江。

  这个来自华夏的年轻导演,同时他也是去年以几万美元的小成本狂揽1.5亿票房《鬼影实录》的导演。

  才华在好莱坞或许不能起决定性的作用,但绝对能让他成为资本的宠儿,期待他在好莱坞的表现。”

  “很期待这部电影的上映,我想我肯定会再次走进影院观看,并且把我的朋友们都叫上,毕竟这是为数不多的优质恐怖悬疑电影。”

  ……

  无论是影评人还是报纸,都对这部《电锯惊魂》高度赞扬和抱有非常大的期待。

  当然也有一些批判的声音,具体表现在电影稍显粗糙,还有更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但在120万美元成本制作下,这些声音很快就被淹没。

  而娱乐新闻方面则是把重点放在了试映现场江培安和玛丽莎的互动上。

  《玛丽莎的新欢,华夏年轻导演的勇闯好莱坞》

  《鬼影实录导演携新作登场,女友玛丽莎现场献吻》

  《被神秘力量操纵的玛丽莎委身华夏导演》

  报纸上江培安和玛丽莎相拥的照片就印在标题下面。

  拜八卦媒体们所赐,江培安终于有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