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山寨风情_官场之天眼读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路︿客www〝siluke〞info更新最快的,无弹窗!这儿是一处石板铺成的广场,广场上人人头攒动,广场三面环山,山坡上也坐满了人,竟然是一个天然的体育场。

  只见这儿的男人确如罗媛所说,头上都缠着布帕,但却不是白色,而是青帕和花帕。他们身穿对襟衣,衣袖又长又窄,裤简却又短又宽,看起来非常搞笑。

  李炜发现苗族女人们,果然非常美丽,穿戴也非常讲究。她们也带头帕,她们的头帕比较奇特,差不多三尺多长,由额头包至脑后,连耳朵都包在内面。

  她们身上戴满了首饰走动之间叮叮当当地响。

  这会儿,广场中央正在跳民族舞,只见数十名身着苗族服饰的青年手持芦笙,在前吹笙引导,数百名年轻女孩身着苗族服装,踏着芦笙拍节,跟随于后,进三步退一步,围绕着广场地循序而进。

  罗媛兴奋地打开相机,拍了几张照片,问李炜:“这是什么舞啊?”

  李炜说:“我也不知道。”

  方欣然说:“这是芦笙舞,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节目。”

  一会儿舞蹈结束,广场上的人们一齐向东方涌去。方欣然说:“应该打秋千的节目开始了。”

  他们跟着人流,来到广场东边,只见东边广场上立着一个巨大的纺车差不多有十米多高,方欣然告诉他们,那就是秋千架。

  这时,一对身穿古老民族服装的男女,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分别举着一个饱满的玉米棒和一把金黄的稻穗,来到秋千架下,用方言,乌里哇拉地说了一通,李炜和罗媛一句也没听懂,问过方欣然,才知道,这两人扮的是“秋公秋婆”,正在向人们报告一年的收成,祝贺庄稼获得丰收。

  接着,青年人争先恐后地涌上秋千。10多米高的纺车状秋千架有上,有相互错开的八架车辐,每架上坐着一个人。另有一人在后面用力推动,秋千旋转起来,越转越快,人们发出阵阵欢呼。

  突然,推动的人用力顶住秋千横木,秋千嘎然而止,上面的人纷纷往下跳。最龖后被停在秋千上的年轻便在人们的高声轰笑中,开始唱歌,他唱的也是苗歌,三人都听不懂。

  罗媛兴奋地哇哇大叫,举着相机四处拍照,而李炜则始终保护在她身边,防止她被激动的人们撞倒。

  这一节目结束后,又跳起了苗族集体舞蹈,十几个年轻漂亮的苗族姑娘,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跳了一会,那些漂亮的苗族姑娘非常热情地邀请游人加入其中。李炜在旁边看着,也被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拉入圈中,学着她们一会抬脚,一会拍手,一会前进,一会儿后退。

  最龖后,就连罗媛和方欣然也加入其中,跳得不矣乐乎。

  这场舞跳下来,就到晚饭时间了。听说晚上还有更加精彩的节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