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二章:杨怡奶奶_六零国营小饭馆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点半,徐樱她们也没坐多久,文化宫演艺厅的大门一开,人群就呼啦啦的涌进来,大伙儿喊着叫着,按着编号赶紧把各自的座位占好,兴奋的等着这为数不多的文化娱乐上演。

  纪茹芳她们身边来的人却都很安静,连同跟她们打招呼都是礼貌而疏离的微笑一下,把她和杨花儿两个搞得很不自在。

  尤其是杨花儿,干脆跟徐樱换了座位,把她扔在最边儿上,让她跟那位戴着眼镜,看着就一脸文化人模样的文静老奶奶坐在一起。

  方向阳就恰好被推到了她另一边,他翘着二郎腿,东瞅瞅西看看,显然也跟来的几个认识,笑眯眯没心没肺的到处打招呼。

  徐樱也不觉得被换座儿有什么,她理解杨花儿的不自在,也很喜欢趁着“邻居”安静干点儿自己的事儿。

  拿出纸笔埋头在纸上,把刚刚在“元记灌肠”产生的想法写出来。

  她想和“元记灌肠”合作,推出又有他们饺子馆儿特色,又有“元记特色”的菜,给饺子馆儿增加客源,也帮元记灌肠扬名出去。

  因为根据她知道的情况,明年以后的十年内很可能经济会停滞不前,而再往后的二十年三十年又是一次大发展。

  利用好这三四十年,饺子馆儿和元记都能走的更远,利用不好它们可能会像上辈子的“元记灌肠”一样,在最后勉强撑一把以后就销声匿迹,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这固然不是最坏的,毕竟新旧更迭,旧的就是会被淘汰。

  但美食这东西又跟其他东西不太一样,它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恰是因为它能承载的东西有很多,有历史、有文化、有记忆,而其中最珍贵的无疑就是属于一代人的记忆。

  她希望等到这辈子她老了还想吃一口这玩意儿的时候,能照旧走进去点一碗,吃着当年的味道,回忆这个有意思的下午。

  脑袋里想着,下笔如飞,徐樱很快草拟出一份“合作方案”。

  这种方案她上辈子总做,已经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和思维,从分析现状到指出发展,再到合作方式,双方利益保证,除了因为对目前相关法律条文不太懂,其余她都根据目前自己所知情况列了出来。

  迅速写完,她还没来得及再看一次,台上大幕拉开,主持人已经出现。

  徐樱稍微迟疑了下,还是收起笔,准备把本子放回包包里认真看表演。

  毕竟这年代能看上一场样板戏是真不容易,她重生可是享福来的,不能让工作剥夺她享受文化生活的时间!

  可她身边的老奶奶显然不这么认为,在她准备放进去本子的时候,她突然出声亲切而抱歉的问:“小姑娘,能把你这个本子给我看看吗?”

  徐樱……

  老奶奶尽量压低声音凑到徐樱身边,又靠她太近的解释说:“刚刚不巧,我看到了你写的方案。虽然明知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