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七章、去London_我的财富聚宝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像没有小雨san了。”

  谷/span“……恩,斌先生,不用管它了,就这样吧……。”

  ……

  第二天上午吃过早饭后,bow继续她的背台词大业,杨一斌则拿上护照和签证,带着威猜去坐飞机直奔伦敦而去。

  正常情况下,伦敦广告节是在11月份举行颁奖礼,不过今年情况特殊,改成了12月份进行。

  按计划杨一斌应该提前几天去这个广告节的,但聚宝盆选定了红宝石,他当然得先去办好这件事,毕竟赚钱才是第一位的。

  其他都的靠后,像广告节这种拖一拖还是没问题的。

  因为他去晚了,巴巴拉·列维本来想请他来做一次创意演讲的,时间关系现在也免了。

  从曼谷飞往伦敦需要11个小时,累死个人。

  但因为他的广告跟阿勒克斯打赌了,他还真不能不去。

  不去可能会得罪广告节举办方,到时候啥奖也不给,那就尴尬了。

  他们运气算不错,最终还是弄到了两张头等舱的机票,到那边差不多是晚上10点钟。

  上了飞机继续睡觉大业,希望一觉醒来就到伦敦。

  一路算是顺风顺水,除了偶尔起来坐一会,其他时间他全程都在睡觉。

  等到了伦敦希恩罗机场,杨一斌因为提前预订了伦敦一家五星级酒店,即海德公园文华东方酒店的豪华行政套房,酒店派了专人来机场接。

  坐上酒店派来的宾利慕尚后,他们便驶离了这个繁忙的机场,直奔威斯敏斯特区的海德公园。

  飞机上睡够了,杨一斌现在很有精神,开始看起了伦敦夜景。

  虽然是夜晚,不过灯火通明,看的还是很清楚。

  怎么说呢,伦敦感觉像个有历史感的大农村。

  现代建筑很少见到,更谈不上什么高楼大厦。

  但有年代感的,有审美感的建筑却并不少。

  什么模仿罗马万神殿的,复古风的,文艺复兴风的,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比比皆是。

  相对来说,这座城市给人感觉比较舒服,偶尔夜行的路人,走起来都是不紧不慢,打扮也都很随意。

  感觉还是比较悠闲的,比国内来说,也许更适合生活。

  但适合生活往往意味着缺乏创造力和活力,实话实说,目前论经济活力,全世界没一个地方比得上华国。

  杨一斌心里还是有点畅快。

  前排的酒店迎宾人员在跟杨一斌解释宾馆所在地海德公园的来历。

  海德公园建于1810年,当这之前是英王的狩猎场,之后因为城市发展,这里也成了市区,最终被辟为公园。

  其实不用她解释,杨一斌也知道这地方。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地嘛,那还是1851年,当年玻璃、钢铁以及工业机器的展出,显示了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震惊了全世界。

  顺便说一句,伦敦最早的地铁建于1863年,比华国早太多了。

  但是,这都是过去了,如果说当年英国是最有经济活力,号称世界工厂的国家,那么今天这个头衔就落在了华国的头上。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还有——

  庄家轮流做,如今到我家。

  你过你的好日子,我努力赚我的钱,等再过50年,看看会变成什么样子。

  所以,迎宾人员带着一丝骄傲介绍海德公园,杨一斌有点心不在焉,根本没有在听。

  至于文华东方酒店,刚建成还不到一年,名气不大。

  要不是酒店的英文名字里有个manderin(普通话,汉语的意思),他都未必会订。

  进了酒店,他就觉得并不怎么喜欢,一股老英伦风的味道。

  据说设计师是从旁边的海德公园获取的设计灵感,那就难怪了,海德公园带有19世纪维多利亚风格的特点。

  这么设计出来,不觉得跟不上时代潮流吗?

  等进了豪华行政套房后,感觉好了不少,因为这里的设计中融进了巴洛克,乃至洛可可的繁丽风格,反而显得独特一些,颇具美感。

  ……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