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两百一十二章 叹和亲宝钗重归京_红楼春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消息一路穿山越岭,到了宝钗耳中,她虽是欢喜之极,却不曾失了仪态,反倒幽幽一叹,道:“终究免不了还要和亲的。”言下之意,她待那要和亲的县主,东平郡王之女,颇有同命相怜之意。

  探春在旁坐着,听她这么说,便也减去了三分喜悦,因点头道:“宝姐姐说的是。那穆家固然不好,可和亲的女孩儿哪个不可怜可悯?”说到这里,她又自一叹,道:“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这却是传说为明妃王昭君所吟的怨词最后两句。

  宝钗一听即明,双目微合,好半日才慢慢道:“这一首怨词,因不曾载入史册,原是不是明妃所做,倒也是存疑的。只情真意切,论我心想来,便不是明妃,也是和亲女子的切肤之痛。”

  两人正自说着,边上的莺儿便插了一句,因道:“奶奶并姑娘说着半日的话,且吃两口茶,润一润唇才是。”说着,她已是将新近烹好的茶端了上来。

  探春见着她满脸皆是笑,便道:“你倒欢喜。”

  莺儿越发眉眼含笑,道:“怎不欢喜?奶奶并姑娘说了这半日的话,我也听得不大懂,只一条儿却最明白不过的——总归姑娘是能回去,与太太、大爷团聚。这就是好事儿!怎能不欢喜?要不是我不晓得该往何处谢恩人,早跑去三跪九叩了。纵如此,我早前也往各处神仙都烧了香,只盼着我们姑娘从今往后都好好儿。”

  宝钗听了,便勾起先前思量,因与探春道:“这话倒是提醒了我,竟要谢你们与我周转筹划才是。”

  听得这一句,探春斟酌片刻,便将旁人遣退,又将其中内情一五一十说与宝钗。宝钗方知道,京中黛玉等姐妹如何为她奔走,而边塞探春夫妇并卫若兰袍泽又为她冒了怎样的风险。此间种种,由不得她不心生感激:“原是如此。”

  吐出这四个字,宝钗慢慢起身,与探春深深一礼。

  探春不等她言语,就忙伸手将她搀扶起来,因道:“休要多礼。你也是通人,自是明白的。我们虽做了这许多,却也并非全因你之故。再有,这也是各方联手,方能有这般光景。论说个人,实则也是略尽绵薄之力。这样的事,难道换做你,你便不动一个指头儿?若再要如此,倒真真是要生分了。”

  “虽有大恩不言谢这样的话,然而再造之恩,却叫我怎么能轻易搁下?”宝钗言辞款款,柔声道:“再有如你所述,那卫大爷的袍泽兄弟,原与我素不相识,却为了担了干系。再要只做不知,我岂不是成了忘恩负义之辈?”

  这话原也在理。

  探春也知道,依着宝钗的聪敏,她自知道先前那一番谋划,八成是因为东平郡王一家行事招致怨恨不满,她和亲多是顺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