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五章 用心良苦_回到明末玩淘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前的怒气也不见了踪影,整理了衣服,一同前去小苑的寝宫探望了母子二子。

  方原抱着新生的儿子逗了一会,公主便提议给婴儿取个名儿。

  他思来想去,既然决定开始征服南洋,不如就取名叫方洋吧!将来,这个儿子若是成器,也可以仿效欧洲各国的王位传承,将他封去海外的联邦国任王爷,或是总督。

  有了血缘的联系,就和穿越前的欧洲一样。一战、二战虽然打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但打过之后,终究还是一家人,坐下来谈一谈,欧盟就成立了。

  方原取的这个名儿,小苑还没领会到其中的含义,对这个普通至极的名儿颇有不满。

  公主却体会到了方原的用心所在,当即赞同道,“好,驸马取的这个名儿好,就叫方洋吧!”

  小苑愕然的望了望二人,一个男主人,一个女主人既然达成了一致意见,她应不应允也就无关紧要了。

  当夜,方原就留宿在了小苑的寝宫,耳鬓厮磨之时,如实的告知了她,未来开拓万里海疆的宏伟蓝图。而方洋,就是方原准备未来册封去海外统管军政事务的总督。

  小苑这才明白了方原的良苦用心,她的两个儿子,一个五、六岁就当了摄政王世子,一个刚刚出身就已安排高位以待。

  就凭这两个儿子在手,她已足以安枕无忧。方原对她未来的安排可说是无微不至,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接下来的数日,方原便留宿在了公主的寝宫,既能么么哒,更重要的是,可以向她询问这一年来大明境内发生的军政大事。

  公主是如实以告,这一年来,大明境内除了因黄河泛滥,支拨了三十万两银子用于陕西、河南的赈灾,其他一切风平浪静。

  方原是暗自欣喜,一个成熟的政治制度,并不需要皇帝、摄政王成日废寝忘食的处理国政,而是离了任何一个皇帝、摄政王,国家机器也能正常运转。

  皇帝也好,摄政王也罢,只需要负责重大军政事务的决策,监督国家机器是否按照各项制度在正常运行,关注民间的舆情风向这三点便已足够。

  这三点看似简单,其实之前的明朝皇帝没一个做到。

  朱元璋、朱棣,权力欲望太强,大权独揽。其结果反而是血腥屠杀不断,劳民伤财,到朱棣死后,大明的财政早已不堪重负。

  嘉靖、万历倒没有这么强的权力欲望,还不上朝,但显然没有监督国家机器是否正常运行,关注民间的舆情风向。否则,也不至于在这两个皇帝在位期间,对内,江南的文人集团逐步控制了社会舆论,颠倒黑白,大肆贪腐、兼并土地。对外,嘉靖时的倭患、海患困扰了大明百年;万历末期,李成梁养虎为患,建奴终成心腹大患。

  到了天启、崇祯时期,国家机器早已无法正常运转,财政赤字已十分惊人。更不用提什么民间舆论风向,老百姓早用造反来投票了!

  目前,大明的体制显然已进入了成熟的良性循环阶段,无论方原在与不在,已不影响大明的正常运转。

  (回到明末玩淘宝)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