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一章 鲁王朱以海_回到明末玩淘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府走私私盐的盐贩经常逃去扬州府躲避追击,也是赤帅替我捉拿归案,那些银子是区区酬金而已。”

  方原呵呵一笑说,“银子算是酬金,但鲁王殿下加了十几两银子的高价走私战马到江南,多的银子都赚回去了吧!”

  朱以海还以为方原是来追究他高价卖马的,开始苦着脸和方原哭穷,“这,这,摄政王也是该知晓的,京城朝廷严禁贩卖战马到江南。我也是冒着被朝廷砍头的风险贩卖战马,那个价真的不高。”

  方原微微一笑,拉着他的手儿说道,“鲁王殿下愿意贩卖战马来支持江南朝廷,我只有感激,哪里会苛责?但,我想知道,鲁王走私的战马从何而来的?!”

  朱以海怔了怔,犹豫了一会,还是告知了方原实情。

  北方走私贩卖战马的,是陕西的秦王朱存极。

  秦王朱存极前些年为了抵御李自成的攻势,早花光了王府的积蓄。再加上陕西是农业大省,商业本就不发达。而方原打通海上贸易之后,连原本从丝绸之路卖往噜嘧诸国的丝绸、瓷器也改道运输更为便利的海路。

  之前朱存极还能从丝绸之路的贸易上捞点过路费,如今连过路费也少之又少,早穷得一两银子当二两银子花。

  这些年来,因满清、蒙古、大明之间没有大规模的战事,而京城又禁止往江南贩卖战马,蒙古草原上马匹早就成千上万,泛滥如山。

  而天下间最富有的,又最缺战马的就是江南的方原。朱存极只能选择走私贩卖战马到江南换银子,解决燃眉之急。

  这些马匹通过正规渠道不能销售来江南,那只能走走私的渠道。

  但京城朝廷严禁向江南走私战马的,纵然朱存极想贩卖战马,或是朱以海要购买战马,也必须经过朝廷的严格审核。公然运输战马到南方必然是过不了朝廷那一关的。

  朱存极便先找到淮安府的朱以海。两个大明的藩王关门一商议,决定以朱以海整军备战,抵御方原入侵的名义,应付朝廷的责问,从陕西源源不断的采购最优质的战马到淮安府。

  这些运到淮安府的战马,朱以海再加价卖给赤古台,两个大明藩王从中加价至少二十两银子/匹,贩卖了三万匹战马,就是六十万两银子到手,大赚特赚。

  至于运输战马去江南,会不会对北方的防务造成威胁,他们还真的顾不了。反正二王和朝廷的交情,还没和方原的交情深厚,北方朝廷真要撑不住,二王大不了向方原投降。

  方原虽然在南京另立了朝廷,但至少还挂着大明的旗号,也自称是大明的摄政王,应该不会过分的苛责二王。

  方原从他口中得知了实情,原来是陕西的秦王朱存极在走私战马。这么一来,两个藩王走私战马资敌的罪证都捏在他手中,不愁二王在关键的时候,不站在他这方。

  方原哈哈大笑着说,“哈哈!原来是我的旧时,秦王殿下啊!好,很好。鲁王殿下,能不能再多走私一些来江南?”

  朱以海倒是想走私十万匹,二十万匹,但购买马匹容易,但怎么运输躲避朝廷的监管,运输到江南却是个棘手的难题,“摄政王,战马数量太大的话,恐会引起京城朝廷的疑心,我也是难做啊!”

  方原见他误会是买卖战马,失笑说道,“鲁王殿下,战马保持三万匹的走私量就已足够,我要鲁王殿下走私的是......”

  他瞧了瞧惊愕的朱以海,继续说道,“是人,善于骑战的北疆汉人,或是蒙古人。”

  玄甲军骑兵营虽然有三、四万编制的骑兵,但真正能上战场的,不到两万骑。

  训练马上的格斗术不难,几个月就能有成。难的是要熟悉马性,能熟练的操控马匹,则难上加难,训练一个能征善战的骑兵至少要数年之功。

  要想迅速扩充骑兵营,方原和赤古台商议过了,最快的法子就是直接去北疆买卖善骑马的奴隶,稍加搏击训练,就能迅速形成战斗力。

  大明北方与蒙古人的互市,买卖奴仆的并不在少数,大部分都是蒙古部族自相攻伐时,俘虏的敌方族人。这些俘虏部分留着自用,部分就往外卖了赚银子。

  (回到明末玩淘宝)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