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四十三章 文人的特权_回到明末玩淘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胡乱杀人。

  这也是方原留下钱谦益一条性命回南直隶的唯一缘由。杀一个钱谦益,反倒成全了钱谦益的名声,于事无补。他就是要利用钱谦益当一条咬人的狗,替他去咬出那些背地里反对的文人,然后彻底清除。

  方原淡淡的说道,“与柳姐这种聪明人说话就是不费口舌。是,我就是要在文坛搞一场大清洗。但我要清洗的不是顾炎武这种用笔杆子来针砭时弊的,而是实实在在在背后串连搞阴谋颠覆活动的文人。若是为了官场积弊改良而提意见的,无论骂得再难听,我方原也无任欢迎;若是抱着推翻、颠覆为目的的结党营私,我方原格杀勿论!”

  柳如是呆呆的望着他,双眸已渗出了泪珠儿,“方原,你当初不是这么应承我们的。你当初说了,要建一个繁荣富庶,太平盛世的江南,不是么?为什么站稳脚之后,就要出尔反尔,大开杀戒?!”

  方原伸手替她拭了拭泪水,正容说道,“我今日大开杀戒,就是要建一个繁荣富庶,太平盛世的江南。什么叫太平盛世?几个文人吟几句风花雪月的诗就是太平盛世?荒唐!我对太平盛世的理解很简单,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都生活得有安全感,不会熬过了今年又在担心明年能不能熬过。”

  柳如是呜咽着说,“牧斋,还有那些东林党也是这么想的啊!与你搞了文坛大清洗有关么?”

  方原沉声说道,“东林党只会嘴皮子扯谈,真正搞得民不聊生的就是他们。柳姐,我与你直说了吧!要打造一个属于老百姓的太平盛世,就必须减赋。但若要减赋,又要保证征收足够的粮食,就必须每一亩田都如实纳赋。背地里的偷赋漏赋,我可以去锦衣卫上门强征,但有一种光明正大的偷减,甚至是免除田赋的政策,必须废黜,那就是考中举人以上功名的文人减免田赋的政策。”

  举人功名以上的文人名下的田产可以减免田赋乃是大明的国策,起初是为了收买文人之心制定的国策。但到了明朝中后期,这个政策就完全走了样,不少乡绅、富商也将自家的田产偷偷过继到这些有功名的文人名下,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这种偷税漏税的政策,也是文人阶层最大的特权,更是造成大明天下大乱的根源之一,甚至还超过那一群混吃坐吃等死的朱姓子弟。

  若方原不根除这一恶政,一旦实行田赋减半,估计会出现征粮不足的局面。吃亏的是方原,真正得利的却是那些靠着这个恶政胡吃海喝的文人阶层。

  方原继续说道,“柳姐,减免一半田赋,算在全江南的田地里,就是上亿石的粮食。这是一笔恐怖得足以变天的资源。若这一笔天量的资源没有落入百姓的包里,而是中途被截留在文人、乡绅、富商的包里,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