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章:哪有不挨骂的导演_华娱之别样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艺术硕士,也就是MFA,以艺术为主,包括各种艺术理论、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

  艺术硕士学位(MFA)是全球性的,国际认可的艺术领域学位。

  电影鉴赏能力,是相当不错的,这也是老潘找他的原因。

  可他却没想到,一般学艺术的对《致青春》这种伪文青性质的电影,是最没有抵抗力的。

  “青春是什么呢?是乱糟糟的宿舍,是室友之间的小嫌隙,是楼道里永远被占用的电话,是挂满一宿舍滴着水的衣服,是想打架的荷尔蒙,是情窦初开的青涩,是占不到座位的自习室,是午夜的收音机,是小礼堂的尖叫,是羞涩的钱包,是看不完的碟片,是啤酒和摇滚乐,当然也包括懵懂的性。”

  “在《致青春》里,我看见的是勇敢无畏的心!”

  “老潘,电影拍得很好,别管那些酸不拉几的话,咱赚钱了不是!”

  这也是孟轻舟一直很看重祖风的原因,有文艺的心,但能够看清现实,与时俱进,这不是精明,这是真正的大智慧!

  “轻舟,你认为呢?”

  孟轻舟没有答复,端着酒三人碰了一杯。

  “我觉得潘哥你就是想多了,你我都不是名声在外的导演,能有这个成绩,还不够?”

  “电影有瑕疵怎么了,那个做导演的能说自己拍的电影就完美无缺。”

  电影是大众娱乐,同时也是通俗艺术,也是精英文化,大家各取所需而已。

  感觉孟轻舟比潘安智还激动,祖风诧异的看着他,难道是因为电影的剧本是他写的?

  “风哥,你是艺术硕士,你认为什么才是好电影?”

  祖风摇摇头,这个命题太大,他自认为还没资格回答,而且他也找不到答案,这本就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好电影它应该很简单,至少不会复杂到需要过分解读的地步。

  它能够摆脱真假的明确区分,游离于真实和虚假之间,无论使用多么虚假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都是真实的东西。

  没有人会相信周星驰电影的真实性,但还是有那么多人为之思考,正是因为那种感性上的真实,真实,是一个简单而又很难达到的东西,是一个在情感上埋藏很深无法描述的东西。

  它应该有自由穿梭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能力,穿不破理性与感性之间的高墙,无论多么严谨的逻辑和华丽的画面也不会有碰触可言。

  它不是在单纯的迎合我们的某种心理上的需要,而是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内心还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东西。

  上映的第三周,《致青春》依然取得了2900万的票房,观影人次达到了360万,各大影视公司终于对万重山重视了起来。

  就好比华艺有了冯剧刚,才能节节攀高,如果一家影视公司有那么一两位票房保障的导演,那就是时刻绑在身上的救命稻草。

  尽管潘安智也才是第一部电影,但出手不俗,据看电影的预测,《致青春》的票房,很有可能达到亿之巨。

  编剧孟轻舟的大名也很快传遍了整个娱乐圈,不仅仅是《致青春》,还包括他自己的两部电影,全部都是叫好又叫座,许多颇有想法的演员,都希望能够和他拉上交情。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