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章 ,买菜_四合院之火红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了门,往公交站走去,坐了十来分钟公交才到达东单菜市场。

  东单菜市场规模不小,是帝都四大菜市场之一,各种蔬菜、鱼肉、干货都比较齐全,但是李卫国都不太需要,蔬菜自己有,只需要买只鸡再买点肉就行。

  但是逛了半天,李卫国才知道草率了。

  这个鸡,它不是这么好买的。

  鸡鸭鹅每年在大节日(春节、国庆、中秋等)才会供应一次。

  按照户口分“大户”和“小户”,人口多少,供应的分量不同。

  每到那个时候需要半夜三点到菜市场开始排队,还有用菜篮子、砖头、板凳占位子的。

  到那会儿,整个菜市场人头潮涌,吵吵闹闹。

  想要买到鸡鸭鹅,大致得排6-8个小时的队才能买到,非常的不容易。

  平日里想在菜市场买到鸡鸭鹅,您就甭想了。

  早上起早一点,去鸽子市碰碰运气才有可能买到。

  买不到鸡,那就买肉吧,好在兜里还有5两肉票。

  此时肉亭还没开工,但是几百号人都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好了队,在那耐心等待。

  这种场面李卫国还是第一次体验,颇有兴致地跟在队伍后面排起了队。

  直到八九点钟,日上三竿了,猪肉佬才慢腾腾出来,然后开始摆上各种肉块和砍肉、卖肉的工具。

  首先,砍下机关团体有关部门订下的好肉块。

  其次,部分猪肝、排骨是留给医院、幼儿园的,然后再割好各人关系的后门肉。

  众目睽睽之下,没一会儿,心中想要的好肉块已经所剩无几。

  猪肉佬切好后门肉之后,才开始向老百姓售卖。

  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普遍缺乏油水,所以肥肉比瘦肉更受欢迎。

  要是认识卖肉的,让他在操刀的时候有所“倾斜”,那绝对是面子倍足,值得拿出来炫耀五分钟。

  买肉的队伍不断地往前缩短,有的人买到的肥肉多一些,高兴个半天,还不断给猪肉佬道谢。

  有的人瘦肉多一些,只能自认倒霉,偷偷嘴碎几句,却也不敢当面埋怨猪肉佬。

  后面的人还伸长着脖子不断往前面瞅,想看看肉卖掉多少了。

  差不多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才轮到李卫国。

  这会儿肉摊上肥肉、猪板油已经没了,只剩下瘦中带点肥的肉块以及猪下水和猪大骨了,排骨还剩下些。

  也没得挑,全看人家怎么操刀。

  “师傅,麻烦帮忙切5两肉,另外这些大骨、排骨怎么卖?”李卫国看了看肉摊,指着一堆骨头问道。

  “5两肉,三毛五,肉票5两。骨头、排骨5毛一斤,不要票。”猪肉佬一边切肉一边说道。

  李卫国:“行,师傅帮我要十斤大骨,十斤排骨。”

  说着从兜里掏出十块三毛五和5两肉票递过去。

  猪肉佬一愣,抬头看了李卫国一眼,不过也没说什么。

  收了钱票,麻利地切了5两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