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9章 吃定你了_乡村之巨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埠的出货量,日均在六千左右。」

  陈扬道:「这是一个大趋势。姐,你要有思想准备。再发展几年,咱们这个生意可能就做不下去了。」

  「为什么?」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改变,上海作为物资集散中心的地位,会逐步逐步的削弱。我举个例子,人家可以直接从铁路上走货,就不会再多一道手续而从你这里走货。」

  叶菁点点头,「这个当然。人家从义乌进货的价格,当然比从咱们这里进货低得多。」

  「但咱们立足上海,也有两个优势,是咱们还能把生意继续做下去的根本原因。」

  叶菁问,「哪两个优势?」

  「一是运输成本的优势。大连、天津、青岛、南京、武汉和重庆等地,与上海有轮船往来。咱们从上海发货到这些地方,水上运输的成本很低,低于他们自己去义乌进货的运输成本。」

  「二是产地在路桥市场的货,咱们的进货价格,比他们从义乌进货价格便宜。据我所知,至少便宜百分之七以上。」

  叶菁笑笑,点着头道:「你算说到点子上了。你采购的皮箱和鞋子,咱们可以直接进货直接出货。而去义乌进货,却是他们从路桥市场批发过去的。中间多了一个环节,价格增加百分之十。仔细一算,还是咱们的便宜。」

  陈扬也点了点头,「这就是产地优势。只要是原产地在路桥市场的货,咱们还得进,因为通过轮船运货,太有价格优势了。」

  叶菁问道:「台风过去了,你村里生产的鞋子和皮箱,什么时候能恢复生产?什么时候能恢复出货?」

  「三天内能恢复生产,一个星期内能恢复出货。十天之内,咱们就能恢复销售了。」

  「好,照这个速度,能赶上国庆节这个销售旺季。」

  「姐,我明天打电话催一催我二弟。」

  叶菁忽的笑起来,「哎,你还没说,你这村长当得怎么样?」

  陈扬也笑了,「不怎么样。为了灾后重建,我捐给村里两万,我二弟捐给村里一万。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这个副村长当亏了。」

  「但名气有了。」

  「呵呵……小名气,在我们那里有了点小名气。」

  「不。」

  叶菁打开抽屉,拿出三份报纸,分别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文汇报》。

  都是头版,都转载了《浙江日报》关于三号台风的报道,其中就有关于陈家村抗台救灾的先进事迹。

  最醒目的是对陈扬的采访报道。

  陈扬愣了愣,「我,我真的出名了?」

  「傻弟弟,你现在是大名人了。」

  陈扬回过神来,骄傲的直了直脖子,「姐,可惜你没看到电视报道,那才是我真正的风采。」

  叶菁咯咯一笑,又从抽屉里拿出一盒录像带,「《浙江电视台》的,原汁原味,两个小时零八分钟,比电视台播放的多了一倍。」

  「姐,你哪搞来的?」

  「我有个表弟,在《浙江电视台》上班,上次我去义乌路过他那里,我叫他帮我复制了一下。」

  陈扬收起报纸和录像带,「姐,都归我了。我拿回去给红玲看,让她高兴高兴。」

  叶菁冲着陈扬的背影喊道:「回头我把电视机和录像放映机送来。」

  为您提供大神温岭人的《乡村之巨变》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第419章吃定你了免费阅读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