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4章 给点阳光就能灿烂_乡村之巨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扬说,“我的感想是,我做得没错啊。他们不应该搞我,而是应该表扬我。”

  老范问道:“你就没一点错吗?”

  陈扬想了想,“要说有错,就是我的放贷。可与别人比,我的根本不是高利贷。别人的都是三分利,我的只有一分半,最多也才是两分。”

  “哼,按照规定,一分以上的利息,都属于高利贷。”

  “但是,我搞活了农村经济啊。文件上说,要让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商品经济。老范,让广大农民参与,绝不是一句空话。他们没钱,你得给他们一点本钱。”

  老范微笑一下,“这么说,你借钱给别人,收取高额利息,你还有功喽。”

  “老范,我举一个例子。在我们村,现在有上百人在搞长途贩销。就是在路桥街批发小百货,再运到外省零售。一般情况下,他们每人每趟需要两三百块的本钱。可他们几乎都没有这个本钱,你说怎么解决?”

  “他们自己就没一点积蓄?”

  “有,但据我所知,几乎没有超过一百块的。大部分都是几十块,一部分还身无分文。老范你要知道,出一趟远门不容易,两三百块的本钱,才能挣回一定的利润。”

  “他们可以去信用社贷款嘛。”

  陈扬呵呵笑了。

  老范看了陈扬一眼,“你笑什么?”

  “呵呵,我说了,你不能生气。”

  “我不生气。”

  “老范,看来你还是不了解农村和农民。一般的农民,也就是大部分农民,信用社是不会借钱给他们的。他们的筹钱渠道,只有民间互借。”

  老范思考了一会,指着陈扬说,“好小子,你给我上了一课。”

  “老范,农村就那样,穷则思变。你给点阳光,他就能灿烂。”

  “小陈你再说说,农村人的融资渠道,具体有哪些?”

  陈扬又笑了。

  “臭小子,你又笑啥?”

  “呵呵……你能说出融资一词,已经很了不起了。我敢说,你们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这个词,以及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嚯,表扬我?谢谢啊。”

  “农村人的融资渠道,除了积蓄,还有这么几种方式。一是变卖口粮或猪鸡鸭等,二是向亲朋好友借钱,三是民间借贷,四是以聚会的形式筹集。”

  老范点点头,“后两种方式,需要利息的付出。”

  “共同点是利息付出。但也有不同之处,聚会需要寻找至少八人或十人及其以上,这个比较困难。所以既要付出利息,还要付出人情。”

  “嗯,倒是民间借贷,既简单,又直接。”

  陈扬头头是道:“经济活动,应该与人情分开,所以民间借贷是最好的形式。当然,民间借贷的双方,其中也有人情,但毕竟不再重要。我可以这样说,当民间借贷在农村盛行,农村人的商品经济意识就不用再教育了。”

  老范再次看着陈扬,“最近又读了不少书吧。”

  “五六本,五六本而已。”

  老范指了指书架,“我这里有你喜欢的书吗?”

  “有,马克思的《资本论》,我好几次去新华书店,可都没有买到。”

  “好,我这一套《资本论》就送给你了。”

  “送给我?”

  “对,你带上《资本论》回家去吧。”

  “我,我回家去?”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