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八七四章 得宝(二)_鉴宝秘术txt下载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古董商LazareDuvaux的账册中,他的名字常常被提及。

  1750年9月,Duvaux将一对中国青瓷卖给marquisdeVoyerd'Argenson侯爵。

  而这对青瓷就是由Duplessis进行的铜鎏金镶接,花费3000里弗(古时的法国货币单位)。

  这一笔数额高昂的费用显示了这类瓷器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这些18世纪出产的“法式”中国瓷对当下的艺术领域或许是一种启发。

  对于外来的优秀艺术形式,艺术家们不应只进行单纯地拷贝,加入本国的艺术元素与其融合,才能创造出经典的作。

  这些法式风味的中国瓷器很有收藏价值,张天元也是相当喜欢的。

  东西一共有三件,虽然不多,可是每一件都是精品。

  除了这三件法国风味的中国瓷之外,还有一件东西则纯粹就是中国货了。

  这是一件笔筒,高厘米,直径厘米。

  笔筒腹部所绘画面为清供图。

  底部有“大清乾隆年制”二行六字楷书青花款。

  “清供”又称清玩,主要包括金石、书画、古器、盆景在内的一切可供古人案头赏玩的文玩雅品,可以为厅堂、书斋增添生活情趣。

  清供入画就成了清供图。

  清中后期,清供图在书画领域很是盛行。画家们以清供之品入画,兼工带写,敷衍成诗,使之成为图文并茂的文人画。

  这件笔筒作品作于辛卯年,是为光绪十七年,为当时清供画风下的产物之一。

  清供图主角是一尊硕大的梅瓶,矗立在画面的中央,方口直颈,丰肩收腹,亭亭玉立,在视觉上颇为给力。

  梅瓶上的纹饰也丰富多彩,有弦纹、回文、莲瓣纹、如意纹等,中间一道粉红的包袱锦极尽祥和吉利之意。

  瓶内植有一株木本花卉,虬曲苍老的主干与充满活力的新枝相得益彰。

  枝头花繁叶绿,显示出老树的勃勃生机。

  瓶的两边有古籍、水仙花、兰草、水果、青铜器相衬。

  作品题款“瓶伴琴书古,花开德泽新”点明了画面之意蕴。

  末尾署赠送款“雪六老哥大人雅正,绍旭弟鼎持赠”。

  由于是为他人定制的赠送品,作者未署名,只留了创作地点“写于昌江抡珠山房之西轩”和一款印文。

  张天元根据“抡珠山馆”款识推断,作品或为清末民初时期浅绛彩名家汪藩所作。

  当然,也只是可能而已,并没有太过确凿的证据。

  汪藩,字介眉、解眉,号梅庄居士、半隐山人;安省黟县人,是清同治至民国时期的一位画技精湛的浅绛彩名家,曾为景德镇御窑厂画师。

  据考证,清同光时期的御窑厂有七十二轩室(堂馆)供御窑厂画师作画,“抡珠山馆”便是其中之一。

  而在张天元所见署名汪藩的作品中,与“抡珠山馆”有关的地点就有“抡珠山馆之西窗、抡珠山馆之碧云轩、抡珠山馆之砚香轩”等。

  说明抡珠山馆有多个供画师作画的轩(室)。

  以汪藩当时在御窑厂的画师地位推测,偌大一个“抡珠山馆”不会是他的专用画馆,因而在抡珠山馆作画的也就不止汪藩一人。

  再看印文,在汪藩的作品中,印文有介眉、介、眉、抡珠山馆、画、之印、印等,且以“介眉”两字或其中一字做印文为多。

  此方印文不常见,读音也难以确定,故有人认为是一个符号印文。

  有行家曾考证过,一些浅绛彩画家常将“仿古”两字结合成一个字作为印文。

  这种表现形式是汉字的合文写法。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