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一零零章 美国鬼市儿(一)_鉴宝秘术txt下载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里面还真有鬼,老百姓这么称呼它还真是名副其实呢。

  建国以后,鬼市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营的品种增加了许多,已经成为古旧物市场了。

  而鬼市儿所经营的,也不止是那些破破烂烂的家伙什了,而是各种各样的东西是琳琅满目样样齐全,而经营的时间也改为白天了。

  在鬼市儿,你不仅可以买到许多比商场既便宜又实惠的东西,而且还可以买到市场上早已经淘汰,而你又急需的东西。

  那些喜欢古玩、古书的人,没准还能在这里淘换出好玩意儿呢。

  尤其到礼拜天,这里热闹非常,许多外地人专程到鬼市来“寻宝”,有时候,你还可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发现几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呢。

  当然,这是中国鬼市,你到了美国鬼市,见到的老外估计肯定比国内更多。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家,竟然是祖辈都靠这鬼市儿谋生的,据说有一家人,从打清朝有这鬼市儿起,就在这里摆摊,竟然一摆就摆到了现在,整整的四代人。

  前两年,这家人的第五代下岗了。

  据说这个第五代正在因为自己下岗,整天价愁眉苦脸而不知所措的时候,他的父亲说话了,儿子,没事儿,回头跟我到鬼市摆摊去。

  那地方,活人呢!

  您还甭说,近些年,有许多下岗职工都加入到鬼市儿的经营群体里来了。

  看来,这鬼市儿对下岗再就业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呢!

  这些年,津城的变化很大,可这变那变的,鬼市儿这个名称没有变。

  因为老百姓叫惯了,不管你改成多么现代时髦的名字,大家还是叫它鬼市儿。

  从清朝起,鬼市处处就充满了陷阱,以赝充真、以劣充优屡见不鲜,稍有不慎,便会人仰马翻、代价惨重,精明狡猾的商贩更以三寸不烂之舌引诱买家上当。

  如有的商贩为推销古字画或古瓷器,会谎称这“名家”作品是祖上流传,乃传家之宝,甚至编出许多动听的故事,骗得你非相信他卖这件“传家宝”实乃迫不得已不可。

  古玩市场的物品,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但总的来说,古玩市场除大部分为赝品外,非赝品也绝大部分为不够博物馆入藏等级的或文物专业人员不屑一顾的大路货物品。

  珍品虽有,但也是百年难遇,谁要有眼力、有运气碰上,您就找个地方偷着乐吧。

  据了解,自清朝以来,鬼市里的商品真假参差,鱼目混珠,便给了收藏爱好者、收藏家们一个练眼力、考学识的场所,也提供了无数“拣漏儿”淘金觅宝的机会。

  常在鬼市上逛的人们常说谁谁有“眼”没有,这“眼”就是指对古董的鉴赏能力。

  有许多的收藏者都是在地摊上练出来的“眼”。

  不过在练出“眼”以前,交的“学费”都不在少数。

  “眼”以前都是自己的,因为来地摊上淘金的多是“独行侠”。

  现在收藏热起来了,收藏界爱好者们也成了一拨拨的。

  这便有了“借眼”之说。

  地摊上也常听见人说“某某兄,借您的‘眼’看看,这鼻烟壶……”若能拣上了“漏儿”得到了自己喜欢的珍品,便少不了摆上壶茶或拿一瓶酒,邀上三五好友鉴赏品评一番。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