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八四章 帝都四合院_鉴宝秘术txt下载全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子过的怎么样,根本不瞒人。谁也没忌讳。张口就问随便就聊。谁要想瞒着什么反要招人非议:背人没好事,好事不背人。可是呢,有些事还真需要背着人,比如两口子之间的那个事。大杂院的条件对于干那事实在太差,怕让别人听见的心理负担太重,都跟作贼似的小心翼翼,不敢出声,战决,潦草收场。

  如今性知识普及。老百姓才知道了:男人干那事度快,一会儿就了,而女人却需要放松,需要前奏,需要挺长的时间才能。所以呢,胡同特色的性生活就导致了大多数的女性从来就不知道还有那么回事。结果呢,男男女女都以为,干那事是男的在占便宜,女的是受罪吃亏。有人说过这么一位老太太。她一旦现女儿女婿干那事就揪心,如果一星期好几次或每次的时间长了点她就去干涉:差不离行了啊,那事又不当饭吃。你不心疼我闺女,我还心疼呢!老太太自以为是在保护女儿。

  胡同风俗温情的一面是邻里之间的相互照应。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从小就一起玩的小儿,那股子情谊真是过一般的亲戚。在那一段物质缺乏时期,邻里之间我帮你买二斤西红柿。你给我捎捆大葱那是每天的平常事。谁一听说商店里来了豆腐带鱼排骨等紧俏货,都忘不了赶紧招呼邻居一声。谁排着队都会让邻居来夹个塞。惹的后边排队的人不高兴。还有互相帮着看个门,收个信。照应一下孩子。每日里大人见面聊天,小孩结伴玩耍,尤其是到了夏天,家家开着门通风,小孩子随便就走东家串西家。各家的晚饭也大多摆在院子里吃,张家大哥和李家老弟的后脊梁几乎都能顶上。边吃边招呼:张大爷今儿又是炸酱面呀?我这儿有鲜货,香椿!您尝尝!

  胡同里的风俗特别讲究公德,谁要光顾自己不顾别人可不行。比如,一个院子里只有一个水龙头,谁要老把着洗个没完,别人就得等,谁要把破家具堆到大门洞里,别人的自行车就推不进来了。所以,碰上不自觉的,就需要有人出来管闲事。碰上互相不服气吵起来了,就要有人来说公道话,一般是有点年纪的大爷大妈大叔大婶。再不行胡同里还有居委会。

  后来还有人管居委会的叫小脚侦缉队,一是因为居委会里老太太多,二是她们的警惕性特别高,都跟警察似的。其实她们也干不少好事呢,整天在胡同里轮流值班,到处走走看看,溜门橇锁的还就是少。另外谁不讲公德,半夜吵的别家睡不了觉,或糟害公共卫生或欺负邻居,居委会的就能出来说句公道话,调解调解。”徐玥从小在胡同里长大,虽然说她家的四合院并没有出租,但是胡同里的风俗却是非常熟悉的。

  听到这些,张天元笑道:“听你这些话,好像这胡同文化还蛮有趣的嘛。”

  “唉,外人就是图个新鲜吧。如今迷恋胡同的人还有不少,包括好多的外国人,还有像你这样的大老板啊。可要是问问住在胡同里的普通百姓,他们大多数却盼着赶紧搬迁。

  “为什么呢?”张天元问道。

  “你这个为什么问的好啊,那是因为大杂院里的小平房远不如现代化的楼房。第一个不方便就是厕所。早先的四合院里有厕所,但是不通下水道,需要掏大粪的定期来掏,不然就满出来了。后来呢,背着粪桶进四合院掏大粪的没了。四合院里的厕所少数接通了下水道,但多数却废了,大家只能上胡同里的公共厕所。夜里怎么办呢?家家都有尿盆,每天早上就要去倒夜壶。所以王小波写到胡同里冬天常见的景像:下水道的铁箅子上冻着半截屎撅子,一直能冻到开春。”徐胥苦笑了一声道:“小时候还不觉得什么,可是随着我年纪越来越大,对许多事情就非常敏感了,很想快点搬出那地方。”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