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章 点醒杨涟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秦邦屏的话,从科学角度来看,说白了就是补充盐份和维生素罢了。

  在古代、居然有人能想出这种办法,更是说明了古人并不比现代人蠢笨,甚至还有所超出。

  后世人不过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看的更高更远罢了。

  这么一想、朱由检也说道:

  “日后御马监若是有机会能接收太仆寺,那必会叫每个士卒,都吃上肉脯。”

  寻常士卒吃上肉脯是很难得,尤其是在行军中。

  朱由检用大精力养羽林三卫和御马监,要的就是他们骁勇善战。

  可若是连吃都吃不好,他们还怎么骁勇?怎么善战?

  眼下御马监的草场、耕地不够,自然是养不起那么多足够大军吃的牛羊。

  但是朱由检有信心,只要按照他的计划下去,牛羊只会越来越多。

  他这么想着、随后和戚金他们翻身上马,向着燕山大营赶去。

  马背上、朱由检问道:

  “按照此地前往辽东,不知需要囤多少军粮才够?”

  秦邦屏见这问题简单,也直接回答道:“从此地到沈阳一千二百里地,大军日行五十里的情况下,大概需要二十四日。”

  “因此等家姐带白杆兵前来,加上民夫,一万一千人的情况下,应该需要一万一千斗军粮,醋布倒是不需要。”

  “不过盐必须准备一万斤,另外最少弄两万斤干菜和三万斤醋。”

  “军粮一万一千斗的话,大概需要用去壳米五千石左右。”

  “好!”听到秦邦屏的话,朱由检对他们二人道:

  “我届时调御马监挽马两千,马车两千、盐万斤、蔬菜一万斤,醋三万斤,另外从御马监拨银五千两。”

  按道理来说、朱由检是没有必要出这笔钱粮的。

  因为按道理来说、兵部会出,并且好皇兄也答应了会按照二十两一人发军饷。

  不过这些日子,秦邦屏和戚金教了他这么多东西,也算是他半个师傅,因此他不可能就这样放任不管。

  另外、他也有要事要和两人沟通,所以在两人拜谢后,朱由检便道:

  “辽沈互为犄角虽然好,但还是需要驻守镇江,以三处为犄角牵制努尔哈赤,这点两位比我更清楚。”

  “但我想说的是,要平定努尔哈赤很难,百万辽人之中,到底有多少投靠了努尔哈赤,出卖了多少情报,这点我们不得而知。”

  “所以我希望两位将军万不要贪功冒进,出城迎敌。”

  “眼下最重要是守好辽东,随后等待石柱和浙兵的后续援军。”

  “我与皇兄说过,要想致胜,首要便是将辽东兵马裁撤,换为客军守城。”

  “只要两位将军坚守辽东三年,麾下必然有数万兵马。”

  “届时我派孙应元、满桂等人携七卫一营前往,辽东指日可下。”

  “殿下所言,末将听进去了。”戚金与秦邦屏纷纷回礼,而朱由检也交代道:

  “之后秦良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