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20章 国债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动,并且此时议会也通过了针对查理一世的《大抗议书》。

  《大抗议书》全文共二百零四条,它历数了查理一世的暴行,要求国王保证工商业自由、政府对议会负责等。

  手握兵权,还有皇店作为财政来源的查理一世在得知这件事后,他不仅拒绝批准《大抗议书》,并且宣布皮姆、汉普顿等反对派领袖为“叛逆”。

  在李权和奥利瓦雷斯商议《巴伦西亚条约》的时候,查理一世亲自率领军队来逮捕皮姆等人,但遭到伦敦群众的强烈反对。

  面对革命热情高涨的伦敦群众,查理一世下令镇压,致使伦敦城成为了一座血色的城市。

  他的做法激化了内战的程度,内战阵营也开始逐渐明了。

  两个阵营中,支持国王的主要是封建贵族、英国国教上层僧侣以及部分同国王有密切联系的大资产阶级和官僚,他们大多是英国国教徒和天主教徒。

  站在议会一边的,主要是新贵族、资产阶级、城市平民、手工业者和自耕农,他们大多为清教徒。

  从双方力量对比来看,议会占有绝对优势,但查理一世的背后还背靠皇店,并且手里掌握着一支两万人的保皇军队。

  相比较议会的军队,保皇军队有一半的人装备了燧发枪。

  有了王室武装的查理一世没有选择出逃伦敦,而是选择镇压伦敦的叛乱。

  这让原本议会可以控制的地区大幅度缩小,港口和伦敦、以及部分人口稠密的城市被保皇军队占据,直接上缴王室的税收达到了英国总税收的60%,而议会只占据40%。

  财政上的不足就已经让议会捉襟见肘,而军队的数量不足更是让双方态势失衡。

  议会军大约有一万人,不过他们大多都是民兵,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相比较保皇军队显得孱弱不堪。

  此外,在此时的英国百姓心中,国王仍是威严的、尊贵的,所以很多人并未支持议会军,而是持观望态度。

  不过,议会军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英国革命浪潮已经无法阻挡,众多手工业从事者都愿意参军来为自己的阵营取得胜利。

  这样的优势,让议会军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从一万人的数量迅速突破到三万人。

  与此同时,西边的爱尔兰和北部的苏格兰人民见到英格兰处于内乱,也纷纷重新打起旗帜,要求查理一世下台。

  这些势力的叛乱军数量在一万人左右,因此查理一世需要面对的局面是用两万职业军人来收拾四万反叛军。

  诚然,他十分有自信,但为了保守起见,他还是和法国一起向大明提出了军火贸易的事情。

  查理一世准备了大约价值二十万两的金银币,准备再购买足以装备五千人的燧发枪、火炮,以及数量不等的硝石。

  黎塞留和古斯塔夫二世那边也准备了大约价值八十万两的金银币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