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3章 未雨绸缪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

  这还不算,因为这一百五十万两只是齐国的开采能力,而不是齐国的金银储备重量。

  徐霞客对朱由校说过,北亚墨利加南部的弗朗机国殖民地,每年能开采流入本国的黄金有近十五万两,白银六百多万两。

  这样的财富,也是西班牙不舍得放弃殖民地的原因。

  如果齐国能把西班牙在当地的疆域吞并,那就算内帑不再输入齐国,齐国岁入也能达到八百多万两。

  不过朱由校看了许多自家弟弟所著的经济类书籍,他也知道如果没有相应的工商业,只有一堆贵金属,那只会导致国家通货膨胀而已。

  就齐国的工业力量来看,齐国在未来还是需要依托大明的国力和人口来发展自己,因此金银基本上只能流入大明。

  这对大明是好事,最少从眼下的人口趋势来看,这是一件好事。

  去年大明一共新生五百二十六万,对外迁移各藩国人口约四十一万。

  仅仅一年时间,齐国就已经移民二十六万,今年看情况可能回突破四十万。

  其它藩国对大明百姓的吸引力并不大,主要还是当年他们干下的许多事情让百姓十分厌恶的缘故。

  齐国的移民速度有些快,虽然还不影响大明,但总有一天需要加以限制。

  朱由校是不会限制的,他毕竟觉得他亏欠朱由检太多。

  别说人口,便是他这把椅子,也是他弟弟一点点给他加固,扶他坐上来的。

  可是他也明白,他这么做是在放纵齐国,如同自己皇祖父当年放纵潞王、福王一般。

  “只希望后世子孙不要怪罪我吧……”

  朱由校叹了一口气,将这本奏疏收了起来。

  随后转身走出了乾清宫,准备去外廷看看三大殿的修复做得如何了。

  倒是相较于他,当他的意思送到京城的时候,朱由检却紧紧皱眉。

  “既然皇兄不想,那就暂时准备一下陵邑的修建吧。”

  “另外专门设一个长陵卫,用于拱卫昌平皇陵,将其它兵马撤走,城邑对也也宣称是长陵卫驻城。”

  站在齐王府的一处高楼上,朱由检背对着王承恩,手里拿着传旨太监送来的消息,想了想后才做出了以下安排。

  大明不乏聪明人,谁都知道朱由检走之前会和士绅做过一场。

  如果眼下朱由校的皇陵动工,加上再大修城邑,很难会让人不联想汉初的邑陵制度。

  即便眼下朱由检能用长陵卫蒙蔽天下士绅一时,也蒙蔽不了很久。

  可问题在于,大明的士绅仅仅是有知识文化,在地方宗族、官场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罢了。

  他们不是先秦的贵族,不是两汉隋唐的世家门阀,他们想造反根本不可能。

  朱由检看过前世明末的一些资料,对于江南士绅为什么不抗清也疑惑过。

  只是当他看过之后就发现,明末大部分士绅根本就不想抗清。

  在清军入关以前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