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592章 徙陵制度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百多个大饼充作队伍的午饭,让他们立马赶路前往鄯善县。

  如他们这样的,还只是移民浪潮下的一个缩影,真正的情况,此刻是掌握在朱由检手中。

  “两个月的时间,五十六万人……”

  承运殿里,看着手中标写着迁移了五十六万六千三百二十七人的迁移司奏疏,朱由检对朱慈燃的政策推行说不上满意,但也没什么可说的。

  “殿下,安西北庭的百姓都突破五万人了?”

  旁边的王承恩瞥了一眼奏疏内容,没想到新政推行下,迁移的速度居然那么快。

  “照这个速度下去,恐怕六月前,西域人口能达到三十万人,也算是好事。”

  朱由检点评了一下迁移的效果,同时也对王承恩说道:

  “你散班之后去东宫和太子说一声,西域二省的人口不用太多,三百万便可,聚集地也以疏勒、安西为主。”

  朱由检对西域二省的态度很重,但态度重不代表就要无限制移民。

  后世移民是因为当时汉人在当地处于少数民族,并且还需要防备西北和北方的敌人。

  可大明面对的问题不一样,大明有科技代差,五万北军在不考虑后勤的情况下,足以碾压整个欧亚大陆。

  不仅如此,在人口问题上,林丹汗带走了绝大多数牧民,剩下的吐鲁番十几万蒙古人也被朱由检派人迁走。

  现在的安西、北庭两省,汉人虽然少,却占据了绝对的主体地位。

  三百万汉人,是朱由检考虑到生产力和未来大明还要向中亚河中地区开拓而想出的数量。

  这三百万汉人,在日后大明打下中亚地区后,还要移民前往当地,帮助大明巩固当地的统治。

  这三百万人口不至于让西域和中亚的自然环境发生改变,毕竟罗布泊干涸的事情便是前车之鉴。

  只要拿下了中亚地区,加上大明现有的疆域和各类矿产,科技上去后基本不会有稀缺的资源,没必要贪恋罗布泊干涸后的钾矿。

  拿下疏勒地区、安西的伊犁河谷,还有中亚的费尔干纳河谷,那足以养民三百万,养兵五万。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准备把各都督府的兵马数量做一做调整。

  他让人打开了《大明坤舆万国全图》,随后看了看大明眼下的疆域,最后做出调整道:

  “东军都督府接管两广、福建、琉球府、瀛洲、朝鲜防务。”

  “南军都督府作为小西洋、南昆仑两大监察使司的后备。”

  “北军和西军不变,但五军都督府都要做出兵员调整。”

  “东军兵员缩减为三十营,北军增加为五十营,西军增加为五十营,南军保持四十营。”

  “现役数量保持在七十万以内,不得超过。”

  朱由检说完,王承恩立马记下,并且让人发往了五军都督府。

  另外,面对没有几年的日子,朱由检也做出安排道:

  “调任满桂、孙应元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