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2章 徙陵制度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卖了田地才下……”

  “叮铃铃——”

  正在这时,候车室的玲铛响起了,这代表下一班火车即将到达,排队的人立马重拾起了希望,纷纷涌入了检票口。

  望着这一幕,候车室外的队伍中有一对父子,儿子看上去才有三、四岁的样子,他们没带伞,儿子圆圆的小眼睛上还沾着雨水,他依偎在爸爸的衣服里,露出小小的脑袋,探看着候车室内发生的一切。

  父亲把衣服裹着紧紧的,不让儿子受凉。

  他的怀里很温暖,但已经疲惫的儿子却眼神恍惚不定,他上下眼皮不停打架,但还是懵懂地询问

  “爹,我们还要多久呀?”

  面对儿子的询问,男人看了看手上的铁牌,还有排在自己前面那望不到边际的人群,只能无奈地说着

  “不知道……娃儿,耐心点,咱前面的路还长着呢……”

  “呜呜——”

  “叮铃……”

  “前面就是玉门镇火车站了,都准备下车吧!”

  当汽笛声再次响起,此刻已经不是凤阳站,而是到了数千里外的嘉峪关外。

  挤在车上的灾民们经过多日的粥食,已经稍微恢复了一些精气神。

  听到乘务员的声音,一个穿着靴子的男人也拿开了遮挡在自己脸上的书本。

  当那脸庞露出来,出现的便是换上一身常服的孙可望。

  “大人,这一车百姓都要随我们去鄯善县,不知道玉门镇准备好了足够的骆驼、挽马车没有。”

  “如果没有马车和骆驼就糟糕了。”

  在孙可望拿下书本的时候,坐在他对面的两名随从也担忧了起来。

  “放心吧,国朝今年几乎将内地官场出栏的所有挽马、骆驼都运送到了河西,咱们来的还算早,应该还有足够的挽马、骆驼车。”

  “走吧,下车吧……”

  孙可望一起身,所有车厢内的灾民就都跟着起身了。

  他们是山西的灾民,而之所以他们这么在意孙可望的举动,是因为这七八天的坐车时间里,孙可望经常和他们探讨百姓的难处。

  之后他又说自己是鄯善县县令,如果百姓愿意跟他去,那即便当地没有二十亩那么多的熟地发给他们,他也会想办法弄来机器,带着他们在鄯善县立足的。

  孙可望的真诚很快就打动了这一火车的百姓,整整八百六十七人都愿意跟随他前往鄯善县。

  不过,他得先证明自己的官身才行。

  “孙知县……”

  当火车抵达嘉峪关外一百里的玉门镇后,孙可望带着百姓大包小包的下了车。

  花了一刻钟的时间,当众人都下车走出火车站后,在火车站门口却是一副十分热闹的景象。

  上万人在领取物资,乌压压的物资和黑压压的人群,还有远处嘶鸣的马匹、毛驴、骡子骆驼。

  这场景加上西北那辽阔雄壮的景色,顿时让许多在山西生活的百姓精神了起来。

  尤其是当他们出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