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36章 和硕特归顺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川东地区的丘陵地区。

  在十七世纪,一个地方富不富裕,发不发达,看的不是什么科技和各种,而是主要看百姓手里的耕地和人口数量。

  朱慈燃游走了一圈四川,发现四川的耕地基本都是人均六七亩,部分地区可以达到人均十亩。

  这其中代表就是成都平原和安宁河谷平原,眼下的四川最发达的还是成都府,不仅仅是因为人口多,也是因为百姓手里的耕地基本能保持在人均十亩左右。

  建昌府虽然有安宁河谷平原,也能达到人均十亩的标准,但人口过于稀少。

  如眼下,朱慈燃顺着省道向南骑行,一路上看到的只有广袤的田地和稀疏的农民。

  三五个农民分散上几千平米的耕地上,驾驭着耕牛开始犁地,为来年的春种做准备。

  所有人都很忙碌,以至于朱慈燃在一个村落停下准备打水都找不到人家,只能去村官所打满水继续向南骑行。

  “辛苦点也好,忙点也好,等来年秋收,又能过一个好年了。”

  骑在车上,朱慈燃望着田野间劳作的百姓,心情也开心了不少。

  如果说山西让他看到了人口稠密遭遇天灾是什么样,陕西让他看到了新政推行,迁移人口后遭遇天灾又是什么样,河西让他看到了大明边疆是什么样,那四川就让朱慈燃看到了没有天灾人祸,颁布新政的地方是什么样。

  如果要用王朝来做对比,那山西就是黄巾之乱后北方瘟疫大行的汉末三国。

  陕西就是唐代开国,百姓急需安稳的武德年间。

  河西就是盛唐时期,国力繁荣而百姓尚有负担的开元盛世。

  到了四川,这里就是大汉文景,大唐贞观。

  虽然只是隔着秦岭和大巴山,但四川的百姓从没有担心没有粮食吃的情况。

  哪怕眼下川东地区经历着旱情,但即便是遭遇旱情的川东,其米价也不过四百文每石。

  同样是旱情,同样平抑粮价,山西每石八百文,川东却只有山西一半的米价。

  山西还在吃白水煮菜,四川却已经家家户户养起了牲畜家禽。

  即便四川大部分地方都不能像南溪村一样家家户户每天吃上一顿肉,但隔三差五吃点肉还是没有问题的。

  用三千万亩耕地养四百二十几万人的结果就是如此,这样的场景让朱慈燃更好奇移民更彻底的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等地。

  他看过户部的人口黄册,天启四年时,户部估算云南有二百余万人口,贵州接近三百万,广西接近四百万,广东接近七百万,福建接近一千万。

  五省的在册耕地分别是二百万,五百万,一千二百万,两千六百万和一千八百万。

  经过移民开垦和耕地普查,到天启十四年腊月时,五省人口是云南一百六十余万,贵州一百五十余万,广西二百八十余万,广东三百二十余万,福建四百余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