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1章 朱由校站台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燃尽的场景,洪承畴对木懿交代了一声,而木懿也老实应下。

  洪承畴收回了目光,将目光放到了驿站旁边那条不足七尺宽的依山驿道上。

  不管怎么说,他最关键的还是修路,然后把东吁拿下。

  拿下东吁才是他入阁最关键的垫脚石,先拿下东吁,再组建势力也不会迟到哪里去。

  至于孙传庭那边的窘境?

  局势是他自己造成的,有什么后果,他比洪承畴更清楚,况且现在该急的不是他,而是……

  “砰!”

  “老子今天就要上疏,就是天王老子来了也没有用!”

  西宁城内,伴随着曹文诏拍案而起的声音响起,这个为朝廷镇守西陲,和孙传庭共事好几年的武将算是忍不住了。

  孙传庭干的什么事,帮的什么人,他不相信京里的人不知道。

  别人不帮他说话,他曹文诏得帮。

  只是他刚刚拍案而起,他弟弟曹文耀立马拦住了他,连声劝阻道:

  “大哥,武不干政啊!再说殿下不是在京城里帮忙拉偏架吗?”

  九月的西宁城风沙大,呼呼的风声吹得嘈杂,搞得曹文诏都有些“耳背”了。

  “我不干政,我就是单纯觉得西北缺了一个经略。”

  曹文诏清楚自己不能干政,但他也知道孙传庭和普通的文官不一样,他是可以上马领兵作战的人。

  既然西南有经略,东北也有经略,那西北的经略也必不可缺。

  “我要向满都督上疏,请朝廷给西北安排一位经略!”

  曹文诏喊完就让人起草奏疏,而曹文耀听到也没有资格阻拦。

  很快一队塘骑就从西宁城带着一份奏疏跑向了宁夏,没过一天,这奏疏就出现在了宁夏北军都督府内,出现在了满桂的案头上。

  “这群人……”

  看着案头上的五六份奏疏,满桂倍感头疼。

  这些奏疏有来自西宁的,也有来自肃州的,还有来自朔方和九原、五原的。

  反正目的很简单,那就是西北缺了一个经略,北军都督府诸将请朝廷调一个经略来西北。

  虽然这样等同于是给满桂添了堵,但下面的人也清楚,如果孙传庭真的重新以经略的身份来西北,那满桂估计是第一个拍手叫好的人。

  有经略代表什么?代表有仗打啊!

  把孙传庭调过来,不管是打乌斯藏,还是打西域,打漠北,总之北军都督府能打的地方有很多。

  这么一来、孙传庭没事了,北军都督府有战功捞了,京城那边也消停了,一举三得。

  不过满桂也清楚,就算要打,眼下也不是北军都督府打,而是东军都督府和上直都督府要打。

  东北的建虏可是安生了好几年,再不打都要成精了。

  之所以不打,还是因为朝廷的钱粮不足以支撑东北发动大战。

  东北都不行,那就更别提西北了。

  不过,不打也没事,反正他暂时也不想打,总之得声援一下孙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