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8章 典吏阎应元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讥讽这群官员也是很正常的,毕竟相比较这批两万余名官吏,他们科举太过艰难了。

  在他们看来,这批恩科录取的人,大多都是碌碌无为之人。

  不过、即便再碌碌无为的人中,也能找出几个那么能用的,而这次的恩科,刚好有一些怀揣抱负的人……

  “这环境也太好了吧?!”

  寒风雪中,当北京东城的官吏坊内的一道声音响起,两万多挤入官吏坊的传统官吏让这座坊市变得热闹了起来。

  官吏坊,这是一处占据了东城六分之一面积的巨大坊市,除去百王府坊外,便数它最大。

  营造之初,工部的官员们估计这里能住下三万人,而且这坊内还有一大半的地方是空地,如果这些空地也利用起来,那完全可以容纳六七万人居住。

  放榜后的这一日,两万多官吏都收到了通知,在定下他们就任位置之前,他们都将在官吏坊中度过。

  大中午的,即便寒风萧瑟,许多人也开始因为舍不得房钱而迫不及待的赶来,而官吏坊内的一些吏部小吏也开始安排他们的住处。

  比其他地方的官吏坊不同,京城的官吏坊稍微人性化了一些,一个院子占地两分,约一百二三十平的模样。

  院内分为左右耳房,以及后院柴房、马棚,还有正屋一间。

  一个院子有四间可以休息的屋子,一个正厅,院子中间是三十来平的院子,墙角处还有石桌石墩。

  这样的院子,却是两个官吏共有的。

  “就我们两人?”

  在热热闹闹的环境中,一个身穿儒服,头戴四方平定巾的儒生不敢相信的走入院中,而在他身后还有一名较为冷静的儒生,以及一个笑着的书吏。

  “是啊,从今日起,此院便是阎举人和刘举人的院子了。”

  “不过在下需要提醒一下二位,若是二位被派往地方任职,那院子便要收回,而二位若是在京中任职,那每岁不得闲置屋子超过三个月,不然也要收回。”

  “但若是前往地方任职,返回京城述职的话,依旧可以来官吏坊,有空房或者空院,官吏坊依旧为二位安排入住。”

  书吏的话让两位还没有任职的儒生点了点头,那阎姓儒生更是说道:

  “这样的规矩不错,倒不至于让整个官吏坊闲置。”

  “就是京中这么多官吏,仅官吏坊一处能满足在京官吏吗?”

  阎姓儒生的话让刘姓儒生也好奇望向书吏,而书吏则是笑道:

  “这官吏坊中住着的都是官吏,哪怕是书吏,一年也有十二两银子的俸银,而东西南三城同等的二分小院,也不过二十两银子的价格。”

  “即便家境贫寒之人为官二载,也能在三座外城购置宅院,因此官吏坊建成以来,每年都有官吏入驻,也每年都有官吏走出,除了每岁恩科后的几天,还从未有一直住满的情况。”

  书吏的话让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