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 给皇五弟什么王号_家兄朱由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安和魏忠贤。

  两人中,虽然魏忠贤和客氏关系好,但毕竟是个小衙门的掌印太监,地位是比不得王安的。

  他对王安露出笑脸,示意王安先说,但王安对于魏忠贤这只他养大的狗并不喜欢,甚至有些厌恶。

  他没有回礼,而是对朱由校行礼道:

  “按照礼制、亲王都是从春秋诸侯国中选取藩地和藩号的,万岁可以从春秋诸国藩号中寻一个。”

  王安一边说、一边从袖子里掏出了一册名录,上面记载着春秋八百多诸侯国的名录。

  朱由校见状,接过名录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了起来,不过眉头却有些紧皱道:

  “皇五弟知兵,我本应该给他好一些的藩号,但这好些藩号都被册封差不多了,好地方也是如此。”

  “不如封为魏王如何?”魏忠贤献媚的上前拍马屁,却被王安冷声打断道:

  “封魏王,那藩地只有从洛阳和开封选,这两地已经有福王和周王了,怕是不妥。”

  被王安打断,顺带还被上了一课,魏忠贤脸色有些不好看,只能隐忍道:

  “那宋王如何?”

  “宋王需要封在滕地,也就是济宁州,可济宁州为兵家重镇,若是封在此地,恐怕朝中言官又要弹劾五殿下了。”王安脸上丝毫不掩饰对魏忠贤的不屑。

  相较于内书堂长大、精通琴棋书画的王安,魏忠贤这个文盲讨不了半点好处。

  “这也不能封,那也不能封,难道就没有好点的地方给朕的弟弟了吗?”

  朱由校罕见的用“朕”这种严肃场合才使用的自称,说明他现在心情确实不好。

  王安见状,微微行礼道:“不如封在信阳州,册封信王如何?”

  “宋朝时的信王赵榛便知兵,曾在靖康之难后响应南宋朝廷,主持抗金,两河人民举戈响应。”

  “不好不好、赵榛不久后就失踪了,不适合皇五弟。”朱由校直接打断。

  或许是因为他几个弟弟都过早夭折,只活下来的朱由检一个人,因此他有些不太喜欢这些不吉利的王爵。

  王安瞧他这么说,只能微微行礼道:“若是信王不行,就只能取其他一字王号,或者以州为王号,如肃州的肃王了。”

  “嗯……”朱由校居然自己生起了气,就因为没有帮朱由检想出一个好的王号和封地。

  到时这个时候、魏忠贤突然献媚道:

  “万岁、不如选吴王如何?封地还能封在杭州,那可是好地方。”

  “吴王?”朱由校眼前一亮。

  吴王是朱元璋未称帝前的王爵,而明朝一朝,得过吴王封号的有三人。

  分别是朱元璋、朱橚、朱允熥三人。

  这其中、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朱橚改封周王前往了开封,唯有朱允熥有些倒霉,被奉天靖难后降为广泽王,之后又废为庶人,被人诬陷后暴卒而死。

  可即便如此、朱允熥也活到了三十九岁,在这个时代也不算短寿了。

  朱由校突然觉得这王号不错,就是若把朱由检封到了杭州,以江浙当地士绅的民风,恐怕朱由检会被当地官员为难,朝廷官员也不会同意。

  这么一想、朱由校只觉得有些憋屈,想了想后对王安道:

  “王安、你亲自走一遭,问问皇五弟,他有没有什么心怡的王号。”

  皇帝封王还要问亲王想要什么封号的,这也是大明头一遭了。

  王安虽然吃惊,但还是老老实实行礼,退出宫殿前往了勖勤宫。

  也在他退出宫殿的时候,魏忠贤看着他背影的眼神愈发阴毒……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