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3章 哥不上春晚,春晚有哥的传说_半个娱乐圈都是我家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京城的王府井,寸土寸金。牛近,其实主要是他老婆顾晓寒实在很有魄力,敢把首都的总店开在这里。尽管是丁晓雯带人做过市场调查,主意还是姐姐在拿。

  由于是步行街,这个点儿连停车都不好找地方,花开干脆叫了个网约车。

  前几天京城甚是喧嚣,这两天不少人回家过年,感觉车流量小了不少,至少在路上不咋堵车。平时提前两个小时都不一定到。

  “老公,坐地铁不是更快吗?”刚上车子,克丽丝冷不丁来了句。

  唉,瓜兮兮的,外国女人咋说话这么耿直,你就不能在房间和我商量吗?

  “地铁站走得远一点儿,”花开搪塞说:“我对王府井不是很熟悉,怕走岔了。”

  说出来怪丢人的,他对地铁线路十分陌生,有次到关林家去,花了四个小时,先坐到南边去了,后来又坐到西边去了,最后还是六六电话里指挥怎么坐,到哪个出站口。

  嚯!王府井并没有因为马上过节而冷清,反倒比平常更热闹。

  66号,这是胖哥火锅选的位置,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差。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我们经常喜欢把店开在街头巷尾,原因很简单,每天的人流量就这么多,到你家去了,到我家不可能再去。

  现在不要说京城的王府井,全国任何城市,哪怕在镇子里,特别在赶集的日子,川流不息的人和车,随机性很强,店开在哪儿都无所谓,只要位置不是太背生意都过得去。

  当然,民以食为天,饮食行业满大街都是。今天生意好不意味着今后的生意一直好,想要留住回头客,你的店必须有自己的特色。

  不像蓉城,这里开业不让放鞭炮。

  看到进进出出的人流,花开心一宽,情况还不错啊。

  厚厚的塑料门帘,把寒冷留在外面。

  刚一拨开,热浪扑面而来。

  “欢迎光临!”前面几个字用普通话说的。

  “胖哥火锅!”这就是蓉城话了。

  牛近他们这一套还不错,门口的迎宾喊欢迎光临,整个店里的人一起喊胖哥火锅。

  排队等座的人,有站着的,有坐着的,一个个在那里玩手机,眼皮都不抬。

  甚至有些人学着跟店员一起用蓉城方言喊“胖哥火锅”。

  “32桌,收拾一下!”

  “要得!”

  “46桌,鸳鸯锅!”

  “要得!”

  看来这就是胖哥火锅的特色,哪怕为了熟悉一些简单的蓉城话,今后会带来不少回头客。

  “老爸!”花朵扑了上来,不过却抱住了克丽丝:“妈妈,你们来之前啷个不说一哈呢?”

  看到娘儿俩在那里热乎聊着,不仅有些吃味。

  “你啷个来哒?”花开忍不住责备一句。

  “哼,一天不晓得落屋,我们不来接,你都找不到家门了。”花左荣声音愤愤不平。

  花开汗颜,从小尽管父亲在家里话不多,老妈整天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