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章 都是同行衬托_半个娱乐圈都是我家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饰着喝了一口水。

  一百万啊,老大和老二家三五年也挣不到这个数,加上自己的诊所有可能。

  说起来青城山和蓉城相距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这里好像在另外一个世界。留守的老人每天给孩子们做做饭,看看电视。一天就这么飞快地过去了。

  爷爷奶奶毕竟生活在城里,就算年过耄耋,什么wifi,智能机,都能给你说出个一二三来,委实不是看似开放实则闭塞的青城后山能比拟的。

  三位老人有一搭无一搭在那里唠着嗑,花开只是一个默默的倾听者。

  他们说,以前后山根本就没有铺面,要买东西,不去两河乡就要去灌县城。都江堰是外地人的叫法,老人们习惯叫灌县。

  也没谁有闲心来爬山,山路崎岖,只有道士们经常背着背篼上上下下。

  累了随便找一个山石坐在上面歇歇,渴了就喝山溪水。

  “吵吵嚷嚷啥事儿?”花开听见不远处声音有些大,招手让峨影的执行导演师冬生去看看。继续坐在原处,听老人们讲那过去的事情。

  奶奶的娘家在申城,好像没人了。小时候偶尔听爷爷说过,一家人流浪到山城,在日军轰炸的时候,就她一个人侥幸逃命。

  爷爷一个蓉城人,去山城那边,到医院做义工见到奶奶,从此相守一辈子。

  或许正是因为她在医院看到自家人血肉模糊的遗体,才对那地方很敏感,再也没有踏足。

  “导演,记者要采访。”师冬生回来得很快,几步山路让他气喘吁吁。

  “好啊。”花开眼睛一亮:“公司那边已经在开始谈判播放权了,这是好事儿,媒体再添一把火,大家都是功臣。”

  上午的戏份拍完了,在村公所召开了一个简易的记者招待会。

  二伯的农家乐,就是自家的房子扩建了下,食宿休闲为一体的场所。

  在花开看来,不少设施简陋不堪,譬如唱K的音响和话筒,严重失真。或许这具身体是学音乐的吧,对有关音乐的东西比较挑剔。

  此刻,大爷爷带着爷爷奶奶在二伯家三楼顶上的小亭子里面,饶有兴趣看着村公所被围在人群中的花开。

  “花导,《匆匆那年》十天五亿票房,已经达到了您在大会堂所说的最低标准。同时,一骑绝尘,成为同时段的票房冠军,恭喜!”

  花开嘴角一抽,巴蜀卫视不亏是本土的,还是比较给力。

  当然,心里也有些小失望,原本还以为来采访《傻儿》的,没想到《匆匆》爆冷,从刚开始的不愠不火到如今的大火。

  手背手心都是肉,总不能说人家就《匆匆》来采访一下不说些什么吧。

  “谢谢巴蜀卫视!”花开淡然自若:“大家也知道我们华冰的窘境,《匆匆》连找一个合适的平台宣传都很难,当时定的目标也是随口说出,不曾想竟然真的实现了。”

  记者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