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章 金陵白家(求收藏!求推荐!)_文青是不是种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金陵白家(求收藏!求推荐!)

  白伯清和金陵白家的那些事儿,说来也是满满一盆狗血,不谈豪族贵戚圈子里的那些门儿清的,平民百姓也是津津乐道。

  毕竟白家那事儿当年也是闹得挺大,白伯清后来的名气又足,这是这个名人的事,不就正正好的对了老百姓的口味。

  八卦这项国粹,不分地界,也不分世界,都是咱民族流传五千年的传统,相当的渊源流长。

  随便在哪个论坛开个贴,题目就写“八一八白伯清男神和白家的那些事”,网友们分分钟就能用截图和表情包给你演一出跌宕起伏的大戏。

  说起金陵白家,华颐帝国人民第一时间想起的,估计就是古琴。

  这个国家没有经历过与平行世界华夏相同的劫难,文化与音律都保存得相当完好。

  华国的音乐,由前人在古音律中五音“宫、商、角、徵、羽”,以及“变宫、变徵”构成的七音基础上延伸,经过多年的改进,早已自成体系。

  这个世界有两个主流乐坛,两条音乐脉络,一为西方雅乐,一为华颐古音,互不相干,却又勤于交流。

  颇为奇妙的嫌弃彼此,却又互相欣赏。

  白家人善琴。

  坐拥绕梁、焦尾两式名琴古器,在七弦琴这一领域,白家是国中绝对的权威。

  业内送与雅号,名曰七弦白家。

  八代迭出国手,追根溯源,前推三百年,白家自那时起,世代皆为宫廷乐师。

  因临近圣音,白家乐师,颇受达官显贵追捧,一些人也愿意卖他们人情,靠着这些人脉,白家亦是渐渐的有了封官做爵后辈。

  如此看来,白家也算底蕴深厚,家史风流。

  可到了白伯清的爷爷那一辈,白家却是闹出了大新闻,内部分裂的好戏,闹的满城风雨。

  其中的矛盾,说起来复杂,却也简单。

  世人皆知,无论西方还是东方乐器,学起来都是有些烧钱的。

  要培养一个顶级乐师,那更是得把钱不当钱,被培养的对象,还不可能个个儿都成功。

  如此,百年前的白家,只靠着一点宫中俸禄和走穴给达官显贵奏乐的外快,却也是入不敷出。

  于是,仿照一些古老世家,白家内部便开始分了官商两支。

  嫡系为官,旁系为商。

  官家阳春白雪升官发财,商家摸爬滚打挣钱养家。

  只是白家画虎不画骨,学得了人家表面的分家,内里的规矩却三分没学。开始几十年是没什么,毕竟官家是嫡系,乐师又是祖业,支持也是应该。

  可渐渐的,官家一半混体制,一半从祖业,人数发展的是越来越多,血脉关系也越来越淡。

  而除了混体制的给商家点便利,从祖业的给商家刷点名气,官家基本是只花钱不出力。

  商家当然不平衡,渐渐的就有点情绪了。官家也觉得,经济命脉一直把握在商家手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