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一章召回嵬名令公_金圣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此刻远在兰州的嵬名令公,还不知道兴庆府有关于他的变化。

  此刻因为冬季到来,嵬名令公正忙着储备冬蓄,为开春之后与宋军大战而做准备。

  这一年以来,宋夏两军在兰州已经打成僵持之势。

  宋军攻则夏军守,夏军攻则宋军守。

  两军一来二去,谁都无法突破对方的防线,因此兰州战场上没了以往奔袭,迂回、运动之战。

  反而只有沉闷血腥的阵地攻防战。

  宋夏两军围着兰州周围的大小山头等,构建了一条条错综复杂蜿蜒曲折的壕沟防线。

  两军最近的距离有时只有区区三十步!

  一个冲锋或反冲锋,双方就能瞬间杀到对面的阵地。

  两军前沿阵地几经反复,双方军队争来夺去,壕沟中填满了双方军人的尸体。

  有时为了一条区区百丈的防线,两军便能争夺数十次,直到另一方彻底撑不住才会退去。

  这种犹如磨盘一般的消耗战,两军从年前一直打到年尾。

  宋军部队在此期间已经轮换了十几轮,伤亡将士更是不下三万余众!

  而夏军比之宋军的伤亡亦不逞多让。

  这种沉闷的消耗战已经成为两军比拼国力的最直观表现。

  如果事有不变,最后撑不住的肯定是夏军一方。

  不过就是坚持两年还是三年罢了,如果一直这么打下去,最后胜利的肯定是宋军而非夏军。

  就像以往北宋与夏国的战事一样,宋军知已方在野战中不如夏军。

  宋军便扬长避短,用阵地战、守城战这种国力的体现来击败夏军。

  而宋军这种近乎无赖的战法,对夏军来说却是无解的。

  此刻嵬名令公站在紫荆山,也就是后世的白塔山上,披着厚重的貂绒大衣,目视着远方灰白一线的山头,面目凝重,不知在思考什么。

  在嵬名令公眼中的山头,正是宋军的阵地。

  此刻站在远处不太看的清楚。

  但如果近前去看的话,就会发现,整座大山都被宋军从山底一直到山顶,挖出了一道道一丈深的壕沟。

  且壕沟犹如杂乱在一起的线团一般,错综复杂延绵成片。

  这种壕沟阵地,遍布四五座宋军所在的山头。

  夏军想要击败宋军,别无他法,只能一一道道壕沟一座座山头,如拔钉子一般一道一座的用人命拔过去!

  这种已经无限接近于一战时的壕沟战术,如果完颜璟在此的话,一定会想起他当初刚穿越来时,对金国重臣提出壕沟战术时的丢人事迹。

  完颜璟为什么至今为止从不胡乱插手战争上的事情?

  不是因为完颜璟有自知之明,完全是因为完颜璟当初被啪啪打脸过一次。

  所以从那之后,完颜璟就在也不胡乱装逼了。

  想当初完颜璟得意洋洋的对金国重臣提出自己的壕沟战术时,可是没少被金国众人在私下里没少所嘲笑。

  因为后世所谓的壕沟战术在古中国时就已经有了。

  壕沟战术最早可以追朔到战国时期。

  最着名的一场壕沟战争就是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时,赵军挖的壕沟遍布战场内外,逼得秦军与赵军对持三年之久而不得前进一步。

  秦军除了用人命填之外,面对赵军的壕沟战术再别无他法。

  哪怕是旷世名将人屠白起面对赵军如刺猬一般的防线,都头皮发麻束手无策,只能用盘外招来对付赵军。

  其实与其说长平之战是白起用政治战打赢的,倒不如说是秦国用比赵国庞大的国力打赢的赵军。

  如果不是赵国国力不如秦国,缺乏粮草而坚持不下去的话,赵国又岂会因为一些谣言而换帅。

  更重要的是,哪怕换帅赵军也不用主动出击。

  就守着壕沟,用时间来磨,也能让秦军无功而返主动退去。

  可赵国国力不如秦国,秦国还能坚持,可赵国已经坚持不下去了,只能主动出击。

  这便是国力战争中最直观的表现,赵军离开壕沟之后,对秦军来说,战争难度立刻从一百将至五十。

  ……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