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六章汝窑三足洗_1979年中越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骆涛从跟王支书聊天中得知,他家以前可是大户人家,他家祖辈都曾为官,有大到昌平的县令,也有小到王各庄的支书。

  “王支书,刚进村那座大院是您家的吗?”

  “以前是的,呵呵!现在早归公家了……”

  这王支书笑着给三人讲述这其中的前因后果,听完之后令众人不禁唏嘘。

  王支书本人的经历很是坎坷,今年已六十三岁的他,讲起自己的往事,老泪也不禁流下。

  王支书,名叫王青松,三岁便丧父,四岁的时候和母亲就被自己的哥哥给赶到这王各庄,虽是哥哥但非一母同胞,他的母亲是他父亲娶的姨太太,地位很是低下。

  子幼母弱只能任人摆布,母子俩本想到了乡下就没什么了,刚住进王各庄那大院没半个月,噩运又来了,不要想也猜到了,人又被赶了出去,来人言说王家把房卖给了他。

  母子无奈只好收拾行李离开,好在王家族人心善收留,又加上他母亲略有私钱,母子俩才安稳在此住下。

  解放战争时期,王支书就加入了我军,参与了最重要的和平解放北平,建国初就回到长陵,领导这儿的老百姓进行“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

  运动结束后在长陵公社工作,后来被人举报有“四旧”问题,这才回了王各庄,七二年他的历史问题得到解决,便没回长陵,则留在了这王各庄还当选上了支书。

  他亲手把王家大院充了公,这院子是他的心结,这也是他为什么放弃部队,回到地方的理由,谈到这时他总是满脸笑意。

  “您后悔吗?”骆涛问这句话,就显的很是冒昧。

  “哈哈!小兄弟,我就在那院子里生活了半个月,后悔谈不上。”王支书很是洒脱,笑着回答骆涛。

  “那你哥哥后来呢?”

  这是骆涛最想知道的,原因是王支书后来的故事里从没提到这一点,骆涛猜想是不是在那十年中,王支书有了行动,所以不愿意提起。

  “走了,都走了,听说随老蒋去了南边。”

  王支书说完这话彼有感慨之意,也不知道他是不是早已经放下。

  “王老哥啊!人要往前看,您现在一大家子,儿孙满堂,让人很是羡慕。”世襄老劝慰道。

  “王老,您这是臊我,您是有学问的人,又年长我几岁,叫我一声小老弟,我就攀了高枝。”

  “哈哈!咱们两个喝茶。”

  “诶!”

  两老两少就这么聊到了深夜十一多,才被支书大娘提醒该休息了,王支书临走时还神神秘秘的说明儿有东西给我们看。

  “王老,这王支书什么意思?”躺在床上的骆涛辗转反侧,他被王支书临的一句话挠的无法安睡。

  “我猜应该跟四旧有关系?”王老头枕着布鞋,双眼紧闭,悠悠的说。

  “为什么?”侯明猴急着问。

  “侯小子,一顿饭,我就告诉你。”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