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堪比伽罗瓦_呸,我才不想当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尝试去证明这个猜想。

  而且整个解题过程还写的像模像样。

  陶哲轩顺着叶秋的思路看下去,看完第一页,继续往下翻,下面是两张稿纸,上面密密麻麻得写满了推导过程。

  省数学联赛这样的考试,一般试卷和稿纸都是一起收上去装订在一起的,方便到时候对某个学生的卷子进行复盘。

  而叶秋的那两张空白稿纸上,满满当当,全都是冰雹猜想的推理过程。

  陶哲轩顺着稿纸看下去,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一直过了十几分钟,陶哲轩始终一声不吭地看着叶秋的答卷。

  “陶教授,你怎么了?”

  一旁的孙建章,有些不解地疑惑道。

  陶哲轩深吸了口气,将卷子递给孙建章道:“孙院长,你看下最后一道附加题,没想到这次中国之行,竟然还能给我带来这样的惊喜!”

  孙建章不由得一愣,能够让陶哲轩称得上惊喜的,难不成这个学生还真的证明冰雹猜想不成?

  不过仔细想想,孙建章感觉这个可能性不大。

  在数学领域,高中阶段所能学到的知识只是皮毛,即使是竞赛题,考验的是这名学生的天赋,基础以及对数学的敏锐度。

  冰雹猜想这种级别的难题,怎么可能被一名高中生解决?

  孙建章接过卷子,埋头看了起来。

  结果这一看,孙建章也沉默了。

  李本田有些惊奇道:“孙院长,难不成,这个叶秋真的解决了冰雹猜想?”

  孙建章摇了摇头道:“没有,不过这位叶同学的想法很有意思,他好像在尝试建立一种全新的数学工具,这种工具类似于分形几何中以自同构演绎的高维空间三维切丛,但又不太像,而且用高中数学语言去表述,显得有些粗糙。可惜时间不够,这位叶同学没写出多少。他能不能证明这个猜想我不好判断,但假如他真的能够完善这个新工具,其意义,就算比不上当年伽罗瓦开创群论,也不会差太多!”

  孙建章话音落下,整个办公室内顿时一片哗然。

  那些在读的博士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地看着孙建章,谁也没想到,孙建章竟然会给叶秋如此高的评价。

  如果说数学史上哪位数学家最具传奇色彩,那非伽罗瓦莫属。

  埃瓦里斯特·伽罗瓦(1811年10月25日-1832年5月31日),1811年10月25日生,法国数学家。

  现代数学中的分支学科群论的创立者。

  用群论彻底解决了根式求解代数方程的问题,而且由此发展了一整套关于群和域的理论,人们称之为伽罗瓦理论,并把其创造的“群”叫作伽罗瓦群。

  在世时在数学上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没被人们所认识,曾呈送科学院3篇学术论文,均被退回或遗失。

  后转向政治,支持共和党,曾两次被捕。

  21岁时死于一次决斗。

  据说1832年3月,伽罗瓦在狱中结识一个医生的女儿并陷入狂恋,因为这段感情,他陷入一场决斗,自知必死的伽罗瓦在决斗前夜将他的所有数学成果狂笔疾书纪录下来,并时不时在一旁写下“我没有时间”,第二天他果然在决斗中身亡,时间是1832年5月31日。

  在去世的前一天晚上,伽罗瓦仍然奋笔疾书,总结他的学术思想,整理、概述他的数学工作。他希望有朝一日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大白于天下。

  后世很多人认为,伽罗瓦的数学成就,足以排名数学史上前五的位置。

  孙建章将叶秋与伽罗瓦相比较,甚至比叶秋证明了冰雹猜想还让人震惊。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