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二百人在十五日的夜里,由太监刘金、杨进忠、高广福、阎进喜引人皇宫所在的皇城。

  他们头裹白布,手执钢刀,为首的人跳上皇城城墙,从腰间掏出一面大旗东西挥舞,旗上所写的字,是“大明天顺”。也有掏出旗子来的,上面写的是“顺天保民”。

  他们冲进皇城的西华门,杀到尚衣监、文颖馆,一直逼近养心门与养心殿。

  他们遇到嘉庆的皇次子绵宁(其后当了皇帝,改名旻宁,年号道光,死后谥为成皇帝,庙号宣宗)。绵宁用鸟枪抵抗,打死他们之中的两个。

  这时候,清方的警卫部队纷纷赶到,围住皇城,杀进皇宫,结果二百名天理教徒多数阵亡或被捉。祝现幸免于难,作为内应的太监之中的教友也全部牺牲。林清本人于第二天黎明在宋家庄被捕。

  嘉庆皇帝听到消息,从热河回到京城,积极应付李文成的军队。他任命那彦成为钦差大臣,作为讨李的主帅,又调杨遇春、杨芳与富增德作为那彦成的助手。

  那彦成等人对李作战到十一月,包围李文成于滑县的司寨,李文成自杀。那彦成等人均升了官,晋了爵。皇次子绵宁也受封为“智亲王”。

  《细说清朝》六九、内忧外患

  嘉庆一朝,闹过三次兵变。

  第一次兵变,发生于嘉庆十一年(1806年)七月。那时候白莲教刚被打平不久,有很多乡勇朴了正规军兵额,其中有六千名驻扎在陕南的宁陕,因为当地生活费用贵,每人的饷加发五钱银子,规定以后每三年减一钱,以至于完全取消律贴为止。谁知到了嘉庆十一年,陕西布政使藉口户部的公文未到,把津贴完全不发,“新兵”想领四钱都领不到,不用说五钱了。他们于是杀了副将、劫了银库造反。

  清廷派了他们的老长官德楞泰与杨遇春,带九千兵来“剿”他们,仅仅和他们在方柴关打了一个平手。幸亏杨芳勇敢,单骑走入他们的营垒中劝降,才算化大事为无事,牺牲两个发难的新兵(陈先伦与陈达顺),销案。

  糊涂的清廷,却斥责德楞泰等人姑息,把德楞泰免去“钦差大臣”事职,杨遇春由“固原提督”降为宁陕镇总兵,杨芳则不仅免去总兵之职,而且遣戍伊犁。已降的新兵首领蒲大芳等二百多人押至新疆,到了新疆以后一律砍头。

  第二次兵变,发生在这一年十二月,地点是四川绥定(达县),由总督勒保打平。第三次兵变,发生在次年的正月,地点是陕西西乡,由德楞泰打平。这两次,被杀的新兵均极多。

  在林清、李文成失败以后,嘉庆十八年年底,陕西岐山县的三才峡,肓所谓“箱贼之乱”。为首的姓万行五,本是一个制造木箱的工匠,清廷派总督长龄,会同提督杨遇春,总兵祝廷彪、吴廷刚等人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