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卷五 325章 产业孵化器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牌仪式上,有几项崭新的技术和产品向世界发布。

  无线电收音机,是20世2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技术新产品,当时以电子管收音机为代表的设备,成了上至国家政要,下至普通百姓都极其喜欢的产品。

  1924年7月10日,中国科学社朱其清试验制造成功中国首台无线电话机,并当场实现了上海与南京的通话。这也是国家技术局无线电及自动控制技术首席专家朱其清历史上的辉煌成就。

  而今天的朱其清是当然的主人,因为他要发布的是半导体技术原理及半导体(晶体管)收音机产品!

  朱其清对真空电子管收音机的技术已经完全吃透,说他是此时世界上最顶级的无线电专家也不为过。但是,当智能生物机器人向他出示了有关半导体(晶体管)原理及用途的文件后,他一下子就被这新的创想给迷住了。

  于是,刚刚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朱其清便跟着智能生物机器人来到了龙岩,到了龙岩之后,朱其清才发现自己原来是井底之蛙,因为国防军的半导体技术(对讲机肯定用到)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已经大量开发运用。

  不过,朱其清还记得武爱华总统说过的,这些外籍人士研究出的这些东西,大多在实验室里搁着,少数已经用于军事,要在全世界推广,得由国家科技局相关专家来做。并且,这些发明的“名誉”也得由这些专家来承担,或者由某个“研究小组”共同承担。

  也因为如此,朱其清便在龙岩开始对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进行钻研、试验,并成功地生产出10台晶体管收音机。

  武爱华和朱其清联合“作弊”搞出来的这个晶体管发明,比历史同期提前了7年,比晶体管收音机的面世整整提前了15年。

  第二项要发布的技术及产品是任鸿隽自己担任首席专家的化工技术所的成果:氯丁橡胶与乙丙橡胶!

  这两种合成橡胶都是二战后美国的研究者发明的,它们最具有现代橡胶的特性,氯原子使氯丁橡胶具有天然橡胶所不具备的一些抗腐蚀性能。

  例如,它对于汽油之类的有机溶剂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能,远不像天然橡胶那样容易软化和膨胀。因此,像导油软管这样的用场,氯丁橡胶实际上比天然橡胶更为适宜。氯丁橡胶首次清楚地表明,正如在许多其他领域一样,在合成橡胶领域,试管中的产物并不一定只能充当天然物质的代用品,它的性能能够比天然物质更好。

  第三项要发布的技术及产品则是药物化学及制药技术首席专家罗戴麟的发明:青霉素针剂!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次发现了青霉素;1941年英国牛津大学病理学家霍华德.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实现对青霉素的分离与纯化,并发现其对传染病有疗效。三人共同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罗戴麟本人就是一位医学与细菌学家,他在1935年访问英国时,还见到过同行弗莱明,对青霉素也略有耳闻。

  只是,罗戴麟做梦也没想到的是,这个普通的细菌竟然可以克制传染病!而且,国防军中已经在使用着这种神奇的药水!

  国防军下属制药厂虽然可以生产青霉素,但并未对其原理及相关药理、病理实验材料进行公布。这个发明,是一定要获得诺贝尔奖的,武爱华当然要仔细谋划,将这个奖给安在中国人的头上。(国王前面写过青霉素,如有相互冲突之处,以此为准吧。)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