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6章 各取所需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为了保证这种效果,武爱华同时还会派出汉语教师和中国文化教师,作为中德文化交流的一部分,这些教师,在上学时间,会在各级学校内为德国人传授汉语及中国文化;但在下班之后,他们还得担任中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师及中国文化的辅导老师。

  除了那些冶炼、采矿设备外,武爱华在此次交易中,并没有实质性的收获。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武爱华的希望就寄托在这每年派出的900人身上。这些人,如果有一半能够学得到德国人的精华和精髓,这笔交易武爱华就赚了。

  武爱华这样做,也不知是对是错,但他就是想试一试。后世的中国人,由于太过于圆滑或者得过且过的思想过于严重,很多该十分严谨的事情,譬如立法与执法,最后却搞得漏洞百出。一个贪污案,最初的立案标准是1000元,后来竟然是30000元都不立案。诚然,经济是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是提高了,难道这也是纵容贪污的理由?

  武爱华想以此种方式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即便失败了,武爱华大不了损失了几项先进技术。但是,即便完全失败,武爱华也未必就亏损了。德国,注定是要挑起欧洲战争的,从希特勒的来信中就可看出,他马上就要“教训”人了,能够让欧洲列强多遭受一点损失,受到更大的削弱,这同样是武爱华很乐意看到的。

  众人听了武爱华对此次交易前因后果的分析之后,都表示彻底信服。因为,武爱华这样做,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稳赚不亏。

  即便希特勒不愿意承担每年900青少年一半的培养费用,那又有什么关系呢。再说,武爱华交给对方的技术,只是其中一部分,要等希特勒全部批准,并且等到第一套冶炼设备运到华南之后,武爱华才会将最关键的技术交给德国人。

  对于接纳犹太人的理由,武爱华与手下几员大将谈的理由,同德国人一样,那就是中国科学教育文化落后,中国需要他们的知识。

  但实际的情形是,武爱华在后世就曾研究过犹太复国组织,自从组建“风”之后,武爱华又专门叮嘱郝勇,要注意犹太人特别是犹太复国组织的动向。

  武爱华的想法很简单:既然美国人都能帮助犹太人复国,为什么自己不能?因为美国人向来不做亏本的生意。而且,在二战后期,美国人与犹太人的关系还真说不上亲密无间——美国政府抢占了为犹太复国做出巨大贡献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在美国的金融资产及其他固定资产。

  似乎,穿越者的运气特别好,郝勇还没接触到犹太复国组织的高层,在美国的买买义却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当家人之一亚瑟尔.罗斯柴尔德接上了关系。熟知人类百年商业案例的买买义自然明白亚瑟尔.罗斯柴尔德的价值,立即将这一情报通过“风”传到了武爱华耳中。武爱华指示,尽量交好亚瑟尔,同时适当表露出对犹太人在欧洲遭遇的同情。

  有人也许会说,犹太人只有在德国奥地利的境况不妙,在其他国家都不错。其实,这一论断大错特错,即便英国产生了一个著名的《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区建国,但是,就是包括英国在内,欧洲人美洲人大多都不喜欢犹太人。这些国家里,包括苏俄,也包括美国。

  (ps:因为到异地开会刚回,今日仅此一更.明日更新可以正常,但周六周日可能无法三更,因为国王必须要监考,哎……实在对不起。只能寄希望于19日以后看能否猛几天鸟。)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