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8章 试看天下谁能敌1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民政府空军的实力。

  此外,空军飞行学校还拥有3个中队36架kj1930型教练机。

  至于初期的飞机驾驶员,武爱华自然只有打系统的主意:某一天,又从海外归来一群飞行俱乐部的飞行员,他们都很热爱中国,愿意跟着武爱华司令员当红军,而且,他们的汉语总是说得很顺溜,还会说很多个国家的话和各地方言……当然,这些人虽然很喜欢驾驶飞机在蓝天飞翔,但让他们当教官,他们也很乐意。

  成立空军的时候,项y和陈y都已经来到独立纵队,他们看着码头上摆放着一个个巨大的箱子,武司令员说这就是我们的飞机部件,组装起来就可飞上天,而且,与这些飞机部件一起来的,则是数百名洋鬼子。

  总之,这两位历史上的大神见到武爱华如此作为,直呼太神奇了,太神奇了,没想到我们红军也有了飞机!

  陆军,自然是武爱华的拳头!在后世,武爱华可以称为“半个”陆战专家,穿越后,武爱华也是从组建陆军小部队开始。而且,人类的二战史,是最后一次打了胜仗可以获得“地盘”的战争。到了20世纪后半叶,老美那么厉害,打下了伊拉克,最后也不得不撤军。

  既然可以抢占“地盘”,那就得最终依靠陆军了,在海陆空三军中,空军是先锋突击力量,海军保证全球战略,而攻坚,而守住地盘,最终还得陆军。

  陆军的组成最复杂,所以也是最后完成的整合。武爱华先难后易,最先组建最难的技术兵种:

  第一步,组建重炮旅。

  炮兵乃战争之神,105mm以上的重炮,更以其强大的摧毁能力成为各国陆军建设的重点,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各国的重型炮兵并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

  譬如抗战中的日本,在整个中国,也只部署了三个重炮旅,分别为关东军、华北方面军、华东方面军所有。侵略并吞并中国,是日本的既定战略,日本为什么不多装备一些重炮呢?其中原因就多了,一是日本资源贫乏,铁矿、石油、煤矿都需要进口,没那么多资源用于生产重炮;二是日本虽然以吞并中国为其战略目标,但他的军事重点却不是陆军,而是海军,海军舰、炮消耗了日本大部分资源;三嘛都不好意思说,那就是中国的国力实在太弱,历史上侵华日军有三个重炮旅已经足够用了,即便到最后,日本整体性战败,也是因为海军败了,而不是陆军,到日本投降时,关东军都还有一百万部队动也没动。

  在“功勋系统”中,150mm加农炮的单价是50点功勋值,而kz1935型歼击机才30点一架,这个“价格比”说明,一门重炮的作用,不亚于一架作战飞机。

  武爱华的“功勋系统”现在拥有150、105、75、60、37、20等六种口径的火炮,而现实中也在逐步实现生产75口径以下的火炮。因此,武爱华决定独立纵队的重炮旅全部装备150mm加农炮。

  每个连2门,每个营8门,每个团24门,一个旅三个团,共计72门150mm加农炮。这个数字,比日本装备的重炮旅要强多了。武爱华后世看到过一个资料,当时日军一个重炮旅虽然火炮总数要比独立纵队的多,但他的150口径的火炮却只有36门,其他的则是105榴弹炮。

  另外,每个重炮团再配一个轻步营(保护炮兵,全世界惯例),重炮旅配备一些直属部队,加上牵引车等,整个炮兵旅满编8000人。

  重炮旅旅长靳希斌,政治委员彭辉明(南方红军游击队负责人),副旅长肖军虎,参谋长宋黎明。

  (凌晨那一更,订阅需要10个金币,这是国王没搞懂的规矩,在此向各位大大道歉了。以后,绝对不会出现那种多几个字就多1枚金币的现象;至少,国王不能把自己的罗嗦也让各位朋友埋单吧……)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