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3 恐惧(_镇国公主GL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侈华靡,倘若钱帛上有不够之处,他还可以自内宫府库调拨——只是工期一定要紧,最好今年就能造好,明年年初,便可奉母亲往那里去养老了。

  郑博年未及冠,还在弘文馆读书的年纪,骤然接了这样大的差使,又是给自己妻母、当今太后修造,格外认真,每日天不亮就出城,驰驱数十里去离宫,初时傍晚还能赶回来,后来渐渐地便住在那边,三五日才回一次城,倒是常常派人给我书信,字写得都很漂亮,行文也情真意切。

  我不喜欢他给我写的那些肉麻话,却很喜欢看他提起离宫的见闻:他是年轻上任,唯恐行差踏错,事事谨慎,连给我的信中也免不了要提些公务,其中又夹杂着许多困惑,有些困惑在我看来极可笑,不过是他公子哥不通民间疾苦罢了,譬如他有一回说属下们心肠很热,他吩咐的事,总是很快就去办,却总是办不好,有时办起来又用力过度。我一看便知,这分明就是底下人欺负他年轻不懂事、敷衍于他,面上装出恭顺的样子,便给他回信说,叫他留心看这些官吏们平常关系如何,分成几派,叫他暗暗地去找一派不得势的聊聊,同时凡事皆设个准章,吩咐了事,便必要立定做到怎样程度,用了若干人力物力,倘若做不到,无论有怎样的借口,都必要恪行赏罚,宁可罚了人,过后再安抚,也不可当众坏了准章。郑博照我说的做了,几日后便气愤地回信说那些人果然是在欺骗他,亏他还觉得他们好云云。我写信的时候其实也多少有些赵括谈兵的意思,待见真有效验,心里也乐滋滋的,更愿意向他出主意了。

  郑博见我喜欢,也就渐渐地更多提及公事,不单单是修造,还有离宫附近的风土人情,百姓田亩,以及一切他觉得新奇的事。说得我心动,提过一回,说出城去看他,顺便郊游,谁知他又不让我看,怕我一意任性,那一日还特地赶回城来,劝了许多养生的虚话,又非要和我谈书论字,熬到二更天才依依不舍地出去,次日里又让小僮给我带了许多小玩物进来,什么木制的小水桶、小水井,竹扎的小水车、小纸鸢,还有乱七八糟的花儿草儿之类,用了不知哪里寻来的小竹篓子装了满满两篓。

  那些小玩物倒还罢,我倒觉那两个竹篓子极有趣,叫人挂在书房,时时看着,仿佛这样自己也成为一个田家妇,远离了京中尘嚣似的。而这竹篓挂上墙的次日,宫中就有赏赐,韦太子妃派她最得力的宫人七七送了十件金器给我,其中有两件是金打的小竹篓,两件是金制的小风车,要多俗气,便有多俗气。

  我当日便叫人把这十件金器都送去熔了,本来想造成一台天尊像,舍去长乐观中,后来想到母亲崇佛,便改了主意,额外添了二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