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八十五章争战夷道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可能归降。”

  张诞见众将跃跃欲试,不好扫众人的兴头,点点头没有反对。

  司马楚之道:“愚想请张公坐镇当阳城,朱昕领八千兵马前往纪南城,马宁领兵八千前往竟陵,再请钱将军率水师前往扬口,牵制竟陵到彦之,愚与秦骅、施平、张轩领军二万,前往枝江城,暗袭夷道城。”

  夷道,位于长江之南,夷水与长江交汇处。刘备称此地天时利人和,改临江郡为宜都郡,含“人杰地灵、宜于建都”之意;后吴陆逊在此筑城拒蜀,将宜都郡治所迁于此,因城在夷水之侧,择夷字,“道”即县,又称陆城。

  攻打夷道要渡过长江,雍军缺少船只,夷道宋军有战舰二百六十艘,司马楚之没有率军渡江强攻。

  司马楚之命秦骅率六千兵马驻守枝江,率一万四千兵马潜行抵达长江北岸。司马楚之下令兵丁掩旗息鼓,不准喧哗,以免走漏消息,引起长江对岸的夷道城中警觉。

  让人往上游搜寻渔船,得四十余条大小渔船。司马楚之率五千兵马从上游二十余里处渡江,暗中潜伏在夷道城西的鸡头山中。

  鸡头山离夷道城十五里,是一片丘陵,山势不高绵延起伏数十里,五千兵马藏于其中并不起眼。

  司马楚之没有出兵攻打夷道,夷道城中有宋军五千,水师二千多,实力不弱。而且陆逊任宜都太守时,将治所从夷陵挪至夷道,加强了夷道城的防御,夷道城城池坚固,雍军渡江没有携带攻城器械,很难破城。

  司马楚之让少数兵丁乔装成山贼,四处抢掠周围的山村,抢夺粮食,补充给养。很快,夷道城中的吴谟闻报,鸡头山有数百山贼作乱。这年头时常有山贼水匪出没,吴谟没有放在心上,派出千人前去征剿。

  宋军没有把山贼放在心上,大摇大摆地入山扫荡,结果中伏,被石块、树木砸死砸伤三百余人,狼狈逃回城中。

  吴谟问明山贼人数约在四五百数,以木棒、竹竿为兵,将周围的村民都裹胁进了山中。马上便要开始春耕,吴谟不敢影响农耕,于是亲自领了二千兵马前来剿贼。

  吴谟同样没把山贼放在心上,宋军人数多达两千,在向导的带领下分成多路进山,准备彻底将山贼平灭,解救被抓的村民。

  很快便与山贼遭遇,山贼扔了一通石块向西退走,吴谟下令追击,沿途不断有村民逃出,吴谟率军紧追不舍。

  追至一处山坳,只听锣声响,箭落如雨,伏兵四起,吴谟看到飘扬的旗帜上有个“雍”字,心知中了埋伏。

  急急往来处撤走,司马楚之已经率军从山上截住去路,山道崎岖,山丘之上到处都是雍军,人数远在己军之上。吴谟长叹一声,下令放下兵器投降。

  司马楚之带着吴谟前往夷道城,不废吹灰之力便进了城,让吴谟下令命守军归降。接着,司马楚之让吴谟召水师将领入城,随后以吴谟的命令控制住水寨,尽得二百六十艘战舰。

  得到战舰之后,司马楚之当即命令渡江,把北岸的兵马接引过江,在北岸留下四千兵马结寨,把夷道城的宋军渡过江押往枝江看押。此时夷道城中有雍军一万人,牢牢控制住了夷道城。

  局势安稳下来,司马楚之把吴谟请上大堂,吴谟看到正中而坐的司马楚之,心中沮丧,拱手不语。

  “吴将军,既已归顺雍公,你我便是同僚,不必多礼,一旁落坐。”司马楚之春风满面地道。

  吴谟悻悻地坐下,道:“司马将军,仆年老力衰,早想解甲归田,还望将军开恩,放仆归家了此残生。”

  司马楚之笑道:“吴将军方才知天命,当年蜀汉黄忠七十有二尚能在定军山阵斩夏侯渊,吴将军何谈老字。”

  吴谟苦笑不语。司马楚之道:“雍公求贤若渴,得知吴将军归顺定然欢喜,不日便会封赏。愚请吴将军来,是想与吴将军商量东进江陵之事。”

  此次轻松夺取夷道城,得到宋军辎重、旗帜,还有二百六十艘战舰,司马楚之打算乔装成宋军顺流而下,趁机夺取江陵城。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