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二十九章郑县浴血_扬锋汉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个面如土色。

  蒯恩命将士挑了赵玄、蹇鉴等人的尸体从城下驰过,将秦军将士的尸体堆积在东门之下外。姚洸看着城下血色,艰难地咽了口唾沫,道:“哪位将军去接将士们回归?”

  姚禹见晋军已经离开,赵玄出战是姚洸听了自己的唆使,强做悲凄道:“愚去接将士们回城。”

  堆积如山的尸体,不可能都运进城去,只有将领的尸体才会用棺椁盛殓,普通士兵记下名姓后会放在木柴上火化,将骨灰装入坛中送回家中。

  最前端是赵玄,背倚着尸山,圆睁的双眼无神地望着苍天。姚禹不敢看赵玄的眼睛,慌乱地吩咐道:“将赵将军的尸身好生抬放,把他的眼睛闭上。”

  兵丁上前抬尸体,突然有人叫道:“姚司马,这有一封信。”

  信塞在赵玄手中,已被血渍染红了一角,信封上写着“陈留公启”四个字。

  姚禹拿了信,吩咐道:“你们小心在意,愚给陈留公送信去。”

  姚洸看到信上的血,皱了皱眉头,示意姚禹撕开诵念。

  信是王镇恶事先留下,内容是劝降,姚洸冷笑道:“我大秦尚有雄师十万,数万晋军深入我境,居然想逼迫本公投降,可笑。传令下去,紧闭城门,不许外出作战。”

  堂上越骑校尉阎生暗叹,今日赵玄力劝姚洸据城而守,可是姚洸求功心切,逼着赵玄出战。如今赵玄身死,姚洸倒是醒悟不敢再战,只是城中剩下兵马不足六千,若是蓝田丢失,郑城怕是守不住了。

  鸿门(1),一道长二里许的峭塬,被骊山流水冲刷形成南北向鸿沟,有如城门,故而得名鸿门。二月二十八日,五千晋军抵达鸿门。

  鲁轨骑在马上东张西望,笑问道:“王将军,此处便是鸿门宴所在吗?天色已晚,当年霸王在何处扎营,我等亦扎营于此如何?”

  王镇恶小的时候曾跟随长辈来过鸿门吊古,笑道:“象齿(鲁轨字)还真问对人了,愚真知道当年项羽安营处,就在前面不远。”

  鸿门没有秦军,不过有秦军侦骑出没,王镇恶没有理会,安营扎寨,布置防御。

  营中高台建好,王镇恶与鲁轨等人登上高台,远眺长安方向。

  王镇恶叹道:“愚十三岁时跟随叔父离开长安前往荆州,阔别长安已有二十七年了。唉,不知故宅尚在否?”

  鲁轨笑道:“王将军率军回归故里,功业不在令祖之下,届时重返故宅,光宗耀祖、扬眉吐气。”

  王镇恶畅快地哈哈大笑,眼中闪耀着希冀的光芒,道:“昔年姚苌背主,若能夺取长安,愚也算替先人出口恶气。”

  当日,侦骑将晋军人马抵达鸿门的消息报给了太子姚泓,姚泓召聚群臣,细细询问侦骑,再三确认前来的晋军只有四五千人。

  挥退侦骑,姚泓道:“晋军直插鸿门,往西便是长安,往南可夹击蓝田,有如芒刺在背,孤决意亲率大军平灭此獠。”

  如今秦国朝堂已被姚泓牢牢把控,姚弼、姚愔等人虽被放出,却囚禁在府中失去自由,大司农窦温称病,王弼、尹元、尹冲、唐盛等人被囚,其他党羽纷纷见风使舵,向太子姚泓效忠。

  京中有守军两万人,姚弼从蓝田带回的五千轻骑,加上收编姚弼、姚愔、姚耕儿等人府中部曲得五千余众,兵力六倍于鸿门晋军。东平公姚绍知道,国主姚兴之所兴放纵姚弼,就因为太子柔弱,不善掌兵,姚泓缺少一场大胜奠定声威,与鸿门晋军一战正是良机。

  “殿下所言甚是”,姚绍出声附和道:“晋军冒险深入鸿门,乃无根之木,可一战胜之,然后南下蓝田夺回峣关,逼迫晋军退师。”

  姚泓振衣而起,踌躇满志地道:“明日孤率二万大军前往灞上,东平公姚绍随同。京中政事托付于梁(喜)仆射和任(谦)侍中,尹(昭)府尹安定城中百姓,车骑将军姚裕(姚兴第十一子)与辅国将军敛曼巍控制禁军,前军将军姚烈、左卫将军姚宝安、建武将军姚进、扬威将军姚蚝分守四面城门。”

  众臣齐齐躬身,道:“愿殿下早日得胜归来。”

  「注(1):《水经注》关于鸿门的记载:新丰县故城东三里有阪,长二里余,堑原通道,南北洞开,有同门状,谓之鸿门。」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