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六七章 计划不如变化快(第三更)_红色脊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码头上方的六十余辆满载马车,源源不断地渡过西岸,前后历时两个半小时,整个交接工作方才宣告结束。

  留在队伍最后方的第一师师长杨育涵和参谋长李思溯感慨万千,与前来迎接的祝膏如简单商量过后,一同来到郑毅和王虎臣面前,站立良久却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最后双双向郑毅和王虎臣敬了个军礼,缓缓转身,跟随唏嘘不已的祝膏如上马离去。

  ……

  ……

  五月的天气说变就变,阴晴难测,原本还是骄阳高照的好天气,入夜之后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轰隆隆的雷声当头炸响,刺眼的闪电划破黑云翻涌的天空,漫天飞舞的尘土和枯叶败草很快被越下越密的瓢泼大雨笼罩其中。

  连续一天一夜的大雨打破了教导师党委会制定的东进计划,雨水流淌的宁化城中的大街小巷,行人寥寥,正在城南城北展开紧张训练的宁都赤卫大队两千余队员均已返回各自防区。

  整装待的教导师将士也不得不无奈地卸下行装,上百辆满载武器弹药和粮食布匹的马车再次被牵引进仓库和马棚底下,数百米解除羁绊的健马似乎放下了负担,竟然出阵阵“赤律律”的欢快叫声。

  郑毅借此机会召集营级以上军官,就三个主力团调整之后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

  利村之战结束后,教导师各团获得了三天的宝贵休整时间,三百余名重伤员集中在于都南大营养伤,与重伤员一起留下的还有上万匹布料和大批粮食物资。

  轻伤的六百余名将士经过治疗,6续归建,加上政委李昭从兴国带来的五百新兵和八十名军事教官,参战各团均获得足够的兵员补充。

  即便不算即将被划出去的第六团和警卫团两个营,调整后的教导师仍然拥有六个主力团和三个直属营,总人数仍然高达一万一千二百三十五人,远远过了根据地前委的粗略估计数字。

  得益于两次胜利缴获的十门七五山炮,教导师师部从各团挑选一百八十名炮兵,与新组建的一个步兵连和一个工兵连一起,组建成全师第一个炮兵营;原有的辎重营和通信连、医疗队保持或者扩大了编制,两个特务连加上原来的师部警卫排组成新的特务营。

  变化最大的还要数重新组建的警卫团。

  该团两千零八名将士绝大多数是从各团抽调的老兵,虽然至今尚未展开合练,也没有经过实战检验,但是在全师将士心目中,重新组建而成的警卫团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官兵素质,已经过功勋卓著的二团。

  假以时日,警卫团必将成为全师的王牌部队,由此可见师长郑毅和参谋长王虎臣的良苦用心。

  警卫团团长仍然由特务连出身的田安泰担任,原二团机炮营营长杨立鼎晋升副团长,兼任机炮营长,经验丰富的师部政治干事孙应担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