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〇二章 前所未有的威慑(求订阅)_红色脊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抽出一百弟兄,把两百余名伤员送进城里安置,剩下的两百余人仍需留下来。”

  “谢谢郑长官关照!谢谢!”

  激动的滇军营长向郑毅敬了个军礼,扔掉白旗,转身跑向前方的三百余名同袍,李连山立即率领一个排的警卫跟上去,向看守俘虏的五百余将士下达一连串命令。

  ……

  ……

  半个小时之后,撤离城西的一团两个营回到渔船码头集结待命。

  沉重的南城门缓缓打开,早有准备的滇军辎重连百余官兵领着三百余名保安团丁,鱼贯而出,将城门之外的两百余名伤员抬进城里。

  颇为义气的滇军营长把受伤同袍送进城里后,再次回到码头上列队等候的两百余名同袍中间,在数百只枪口下扯开喊哑的嗓子,不断安慰焦虑惊慌的弟兄们。

  用麻袋和箩筐装着的百万斤粮食最先送出城门,肩挑车载的送粮队伍从城门口延伸到码头上,看起来浩浩荡荡数量很多,其实只有五十吨,不到一个小时就装上其中一艘运兵船,剩下的空间还能装下五千斤盐巴,以及抵扣十五万大洋的三千二百匹各种布料。

  在此过程中,泰和县长和官员没有一人敢出城交涉,反而是躲进城里的数十户商人看到教导师没有撞开他们的商铺大门,更没有任何的破坏和劫掠之后,纷纷壮着胆子络绎出城观望。

  躲过战火的城中居民也不甘寂寞,纷纷涌出家门登上城墙,引颈观望码头上高高飘扬的战旗,对不侵犯民宅商铺、不打骂俘虏和苦力的教导师官兵指指点点,热议不止。

  ……

  ……

  下午六点,满载粮食和教导师官兵的船队在小火轮牵引下,缓缓离开码头,逆流而上,最后获释的两百余滇军俘虏仍旧站在码头上,和他们的营长一起默默注视逐渐远去的对手,心中五味杂陈,百感交集。

  黑压压拥挤在城头上的军民终于大大地松了口气。

  不少人得知官兵拿出真金白银、和和气气地向码头上方的商人购买货物的消息之后,禁不住惊讶地热议起来。

  花钱消灾的本地十余家地主富商如释重负,其中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竟然弹冠相庆,像是把军队打退了一样。

  郑毅站在小火轮后方的运输船甲板上,默默注视江面尽头的朦胧远山,反复思考在泰和城下实施的威逼行动,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难以判断的政治影响。

  在郑毅和参谋长王虎臣看来,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大的胜利,以教导师参战将士的数量和实力,打下兵力空虚的泰和县城难度不大,可一旦动强攻,付出的牺牲谁也无法估量,能够通过威逼达到最大目的,就没有必要付出将士们的鲜血和生命。

  但是,这样的做法需要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

  我们的党还很年轻,正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从未有人走过,在曲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