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〇一章 兵临城下_红色脊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战勇猛,身先士卒,所以,我们这些下层军官都挺佩服他的。”

  郑毅逐渐收起笑容,边上的王虎臣也极为重视,两人相视一眼,默默点头,继续询问张朝振的详细情况。

  受到优待的滇军营长颇有俘虏的觉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独立第一旅的训练、装备、团长以上军官的出身和性格和盘托出。

  ……

  ……

  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过去,小火轮拉响的汽笛声打断了郑毅等人的交谈,随着小火轮的逐渐减,连成一串的六艘运兵船纷纷解开牵引的粗大缆绳。

  船队后方的三艘运兵船在船工和将士们的协同下逐渐加,船上的机枪手们迅架起一挺挺轻重机枪,满载兵员的三艘大船很快越过船队径驶出江湾,径直冲向下游两公里的泰和县城。

  搭载六名迫击炮和三十余名炮手的小火轮试过江湾便离开主航道,缓缓靠向南岸的渔船小码头。

  船上的将士扛上迫击炮、座钣和四箱炮弹快登岸,沿着堤岸小道,冲向正对南门码头的预设阵地。

  泰和县城果然和王虎臣预测的一样,城里城外一片死寂。

  留守的滇军吉安守备师辎重连和本地保安团三百余人,尽数登上了城墙,架起各式各样的武器严防死守,本地千余青壮也在县府官员的动员下,扛着鸟铳、梭标、大刀等兵器,登城助战。

  教导师将士根本不把城中的乌合之众放在眼里。

  一团副团长魏秀全和政委严频各率一个营抢先登岸,从码头上游两公里的渔船码头冲向防御薄弱的泰和城西门。

  城头上的守敌在阵阵惊呼中,匆忙调集兵力防守西门。

  大战来临前的寂静随之被打破,城头上随处可见匆忙奔跑、大呼小叫的身影,原本布置好的防御体系转眼间乱成一团。

  教导师两个营的将士在距离西门四百余米的一片民居前方停止冲锋,八挺重机枪和十二挺轻机枪迅摆开。

  七百余名将士散开之后形成一条三百米长的攻击阵线,火红的锤子镰刀五星旗随风飘远,城头上乱哄哄的守军和青壮惊恐万状地望着城下摆开攻击阵型的对手,没有一个人敢打响第一枪。

  令城中守敌和千余青壮更为震惊的事情生了:

  包括小火轮在内的四艘运输船毫无顾忌地靠上南门码头,城楼上的滇军辎重连官兵和两百余保安团丁立刻端起步枪,仅有的两挺重机枪随即进入射前的准备状态。

  靠上码头的三艘运兵船却高高举起了白旗,三百余名滇军俘虏抬着受伤的两百余名同袍率先下船,在打着红色锤子镰刀五星旗的教导师五百将士的枪口下,高举白旗,缓缓走上空旷的码头,乖乖听从命令一字排开,面向城门,整齐列队。

  城楼上顿时一片哗然,惊呼声、痛骂声轰然响起。

  滇军辎重连的百余官兵纷纷放下武器,指着城下距离不到三百米的被俘同袍连声叫喊,泰和县长和县府官员们急的蹦蹦直跳,却又束手无策,手持梭镖大刀的数百青壮惊慌失措,乱成一团。

  城头上的守敌投鼠忌器不敢开枪,教导师将士却没有任何顾虑。

  布置在大江南岸的六门迫击炮率先难,几声沉闷的“嗵嗵”声响过之后,六枚迫击炮弹飞过大江上空,划出一条优美的抛物线准确落在城门前方。

  “轰轰”

  剧烈的爆炸猛然响起,炽热的弹片如雨点般撞在城门和石墙上,出一阵密集的爆响,飞溅的泥石穿破团团烈焰和浓烟漫天飞舞。

  城楼上顿时一片混乱。

  失控的保安团丁勾下扳机,“噼噼啪啪”的枪声如同炒豆般响起,列队于城下的三百余滇军俘虏转眼间被打倒十余人。

  爆炸激起的硝烟尚未散去,被当成人形盾牌的三百余滇军俘虏出了惊恐万状的叫喊声,队伍前方的滇军营长拼命摇动竹竿挥舞白旗,足足嚎叫了两分多钟,城头上的守军才停止射击。(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