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三一章 行军路上见真章(第五更)_红色脊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郑毅的示意下,继续刚才被打断的话题。

  ……

  ……

  一个小时后,增加到四千人的行军队伍撤离龙田镇,在两千多名龙田乡亲紧张的注视下,源源不断越过镇南石桥,沿着逶迤的道路向南而去。

  浩浩荡荡的队伍走出五公里,各部将士的素质展现无遗。

  教导师官兵在平均负重二十公斤的前提下,仍然保持出时的度和队形,秋收起义各部官兵已经累得气喘吁吁,队形涣散不说,各种怨言也冒了出来。

  毛委员一直忍着腿部伤痛,和所有将士一样徒步行军,看到自己的队伍越走越慢,不但拖累整个行军队伍,还出这样那样影响士气的声音,不由得又气又急,可偏偏对余洒度等自成一派抱团抵触的军官们毫无办法。

  关键时候,教导师特务连的十几名精锐策马而来,大声高呼前面就是高溪,前头部队已经准备好姜糖水和猪肉大米饭,怨声载道的官兵们立即振作起来,整个队伍的行军度瞬间加快。

  两名战士来到毛委员前方,飞身下马,说了句“奉命请毛委员前去商议军情”,便将拄着根木棍艰难行军的毛委员架到一匹空马上,一前一后把毛委员夹在中间送往前方的高溪,等到了地头,郑毅和李昭已经在村子南面平坦的小庙门前含笑等候。

  毛委员下马第一句话就是赞叹:“你们教导师实在是不得了,要是秋收起义的时候有你们在,我绝对毫不犹豫打长沙!”

  李昭和身边的参谋们哈哈大笑,非常的开心,

  郑毅把毛委员扶到树下的石板上,自豪地笑道:“北伐之前,我训练的军需部守备营在老蒋的全军演练考核中,以压倒性优势战胜第一军的二十七个步兵营,当时的守备连官兵如今大多成了教导师团营长,最差的也当上了连排长。”

  “可以说,我们教导师是在当年的守备营基础上一步步展起来的,经过两年多的艰苦训练,不断总结,我们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军事训练制度和内务管理制度,在南昌起义之后的两次激烈战斗中得到了检验,像今天这样的行军,如同家常便饭,不值一提啊!”

  众弟兄又是一阵大笑,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自豪。

  毛委员频频点头:“要是我把几百个从来没接触过军事训练的农民交给你,你需要多少时间让他们达到教导师的平均水平?”

  “至少半年时间,完了还要拉出去打上一仗,活下来的基本就算是合格了……不过,我历来反对把训练不足的士兵拉上战场,这方面韩副师长更有心得,他目前兼任我师教导团团长,在抚州收容的百余名南昌学生和宜黄征召的百余青壮,都是他负责训练,短短半个月已经有点儿模样了。”

  郑毅说完指向韩守仁。

  韩守仁谦虚地笑道:“早着呢,新兵们刚学会装弹开枪

  请收藏:https://m.ido24.org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